WiMax技術存在的問題
1、如何解決成本問題?
WiMAX產品利用其標準化,相對于非標的寬帶無線產品其成本有了一個大幅的下降,但是預計WiMAX產品終端(固定)價格仍大致為400~500美元,這比DSL(終端價格為50~60美元)、以太網交換機(每個端口為10美元左右)高出很多,尤其是在有線非常發達的中國,對于采用WiMAX產品介入寬帶數據市場,成本的壓力相對較高。這些情況在歐美由于其資費相對較高,壓力相對較小一些。隨著WiMAX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核心芯片廠家(如Intel、Fujitsu)的進一步推動,技術方案的高度集成和優化,成本可能會有一個大幅度的下降,這時WiMAX產品才會在競爭中處于更為有利的位置。
目前情況正如市場調研機構Yankee集團分析師LindsaySchroth指出的,提供無線寬帶接入服務的MMDS(MultipointMultichannelDistributionSystem )多點多通道分布式系統供應商包括WiMax 天線架設在內的平均部署成本約在每用戶3000美元左右,這種高昂的部署成本不僅很難使服務供應商獲得足夠的投資回報,也會讓多數用戶退避三舍。雖然Wavesat 、英特爾都看好WiMax 未來的商用前景,但短時間內,由于應用難以廣泛普及,WiMax 的成本將是制約其發展的最大瓶頸。
2.如何解決技術標準和頻率問題
在技術標準上,WiMAX尚未完成統一大業,國際電聯如何確定其標準還不得而知。
同時對于無線系統,最為關鍵的是頻率問題,頻率資源的多少,分配的方式將直接決定無線系統的容量和規模。而系統所能達到的容量和規模將直接決定運營商的投資力度和經營方向。目前在國際上為寬帶無線規劃的執照頻率主要為2.5G(美國)和3.5G(全球除美國),非執照頻率為5.8G,潛在的頻率還包括3.3G。按照目前各國的頻率分配方式,每個運營商所獲得的頻點都距大規模的蜂窩組網要求有較大的距離,一般情況下,需要6~8個左右的頻點才能實現大規模的組網,而目前的分配方式最多為4個左右頻點,因此,WiMAX產品要成為主流的最后一公里接入方式,還需要在頻率資源分配的方式上尋求突破。
而在我國802.16a的工作頻段是2-11GHz的需指配的頻段在兩年前頒布的新的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中己分配完畢,未給Wimax留下空白頻段。同時,3G技術的成熟和規模商用,也將較大程度的影響運營商對于WiMax 的投資建設。
因此華為WiMAX產品部部長王占強認為,WiMAX的頻譜是當前最應該優先解決的問題。目前,WiMAX論壇比較傾向于統一在2.5G或3.5G兩個頻段上,但現在各方大都各自為政,分散在多個頻段上開發產品。
而且有一些頻段的應用是需要政府批準的,在有的國家還需要收取執照費。在這一點上,英特爾表示正在與中國政府及運營商溝通,但政府的態度目前尚不明朗。
3.如何與現有網絡的相互融合問題
WiMAX產品作為一種新的接入手段,還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與現有的網絡融合。目前WiMAX產品主要還是一種接入和傳輸手段,802.16-2004也只是規定空中的接口問題,對于業務、用戶的認證、計費等在標準上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考慮。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利用現有的核心網絡完成用戶認證管理、計費平臺的統一是WiMAX產品作為一種新的最后一公里解決方案的一個關鍵問題。
4.如何解決室內覆蓋問題
作為一個無線系統,不能只實現室外覆蓋,否則會產生極高的安裝成本,這些成本包括直接的材料和安裝費用成本,還包括其它的成本,如物業、安裝位置的租賃費用等,這些成本可能會占到設備成本的20%~50%。在北美等地區,由于土地和房屋為私人擁有,常常會導致室外型的終端無法安裝。另外,室外型的安裝方式也大大地限制了潛在用戶的范圍,限制了運營商客戶的發展。
而要實現室內覆蓋,需要有足夠的鏈路余量,具體到WiMAX產品,就需要AAS、STC、子載波等技術能夠快速地集成到WiMAX產品當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