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移動寬帶四大承載技術
用戶對于帶寬的需求是永無止境的,現有的移動寬帶的需求也是如此。愛立信(中國)通信有限公司市場與戰略規劃總監常剛認為:在移動寬帶的后續發展中依然將是以3G為主線,其他高帶寬技術為輔助接入的形式。當然,3G也為用戶做好了提升帶寬的長期準備。
從全球的用戶發展情況來看,截至今年6月,3G用戶的比例已經占移動用戶總數為43.2億的10.5%。其中WCDMA用戶超過3.78億,月均增長1225萬,CDMA EV-DO的用戶大約在1.2億左右,TD-SCDMA用戶在100萬左右。雖然3種技術的用戶數規模不盡相同,但是三種主流的3G技術,WCDMA, CDMA EV-DO和TD-SCDMA,技術演進的方向都是LTE。
從三種技術所實現的下行峰值速率來看,目前大部分商用WCDMA網絡已經升級到HSPA,一部分已經支持HSPA+,其下行峰值速率可以達到3.6Mbps, 7.2Mbps, 或者21Mbps(HSPA+); CDMA EV-DO的下行峰值速率是3.1Mbps; 而TD-SCDMA的HSDPA峰值速率是2.8Mbps。
從技術的演進來看,HSPA技術在下行通過引入64QAM, MIMO以及多載波可以實現超過80Mbps的峰值速率,在上行通過引入16QAM以及多載波可以支持超過20Mbps的峰值速率;CDMA EV-DO通過多載波演進到Rev. B之后,可以實現下行9.3Mbps,上行5.4Mbps的峰值速率;TD-SCDMA如果考慮多載波和N頻點技術也可以支持下行8.4Mbps的峰值速率。
未來的發展方向來看,三種3G技術都會演進到LTE。WCDMA和CDMA會演進到LTE FDD;而TD-SCDMA的演進方向是TD-LTE。這也是全球大多數運營商的共識。目前,全球范圍內已有31 個 LTE 商用承諾,TeliaSonera已經開始在瑞典和挪威部署LTE商用實驗網絡,Verizon(全球最大的CDMA運營商)也選擇愛立信作為主要供應商著手其LTE商用網絡的實施。
有了運營商的支持,LTE的帶寬優勢將會被更快的應用,用以滿足隨著用戶數的增加和業務的豐富而提高的移動寬帶帶寬需求。
觀點2:成本不是Mesh的決定因素
在通信業界為3G在中國市場全面出擊而雀躍歡呼的同時,更多的移動用戶并不在乎接入技術是什么,他們更在乎哪個網絡能夠滿足他們的通信或娛樂需求,或者哪家運營商的價格更低廉并提供好的服務。
面對這種情況,有商業人士提出可以用價格低廉并提供比3G更高的帶寬的WiFi mesh獨立組網,完全可以替代3G甚至未來4G網絡,提供高速的無線上網業務,那么這種商業設想能夠成立嗎?
上海貝爾移動解決方案管理部負責人劉澤認為:“WiFi Mesh獨立組網不可行。”WiFi的小區半徑很小,如果要實現mesh組網,AP必然會很密集,相鄰小區只有采用不同頻點,才能降低小區間干擾的問題(WiFi作為熱點孤島時并不需要處理干擾及后面說到的切換問題)。而WiFi在跨AP切換方面直到802.11s才有規范(還屬于草案階段),但也只能實現同頻AP的順利切換,異頻切換會有10秒的間隔,使得WiFi不能支持移動業務,只能以游牧方式固定在一個地方使用。所以從技術上WiFi mesh就不能取代2G/3G網絡。
再來看商業部署WiFi mesh的成本:
目前室外WiFi AP(500毫瓦)的價格大致在1~2萬,在無障礙情況下,最大覆蓋半徑只有70~150米左右(此時只能保證6Mbps的速率),覆蓋半徑連小靈通都遠遠不如,考慮到未來WiFi mesh要基于802.11s,其AP成本必然還要增加。
* 由于WiFi的穿透能力非常差,必須要進行室內和深度的覆蓋,室內AP的數量必然要大大超過室外AP的數量(數十倍、上百倍的關系)。
WiFi要形成Mesh,就必須對目標區域形成全覆蓋,如果要對郊區農村形成覆蓋,那么投資將是巨大的,遠遠超過3G/4G。即使只對市區進行覆蓋,以上海為例,預計至少需要10萬個AP,加上每個AP站點的場地租金、電源、配套,相應傳輸的成本,其網絡建設成本就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了。
對于WiFi網絡來說,維護成本所占的比重要遠遠高于傳統移動網絡。目前的WiFi網絡都是熱點形態,其維護成本是比較便宜的,偶爾有AP故障的情況也沒有限時處理的壓力。但WiFi mesh將面臨頻點規劃,干擾消除、跨AP切換等一系列問題,加上站點數大幅度上升,其維護成本必然會有數量級的上漲。可見WiFi mesh的運營成本實際上并不便宜,至少看不出對3G/4G的優勢。
綜上所述,WiFi mesh獨立組網在技術上,建網成本上,商業運營模式上都還有待于探索。
而劉澤認為:WiFi的前途在于熱點覆蓋,WiFi作為移動網絡的熱點覆蓋補充,有著強大的生命力。
當WiFi作為熱點存在時,頻率復用、小區間干擾、跨AP切換等等問題都不再存在。
同時,WiFi熱點吸收大量數據業務后,可以大大減輕傳統移動網絡在熱點地區的擴容壓力,節約大量投資。
如果要想讓WiFi熱點吸收數據業務的效果更明顯,那就需要UMA(Unlicensed Mobile Access)技術來幫忙,這種技術可以讓移動終端在傳統移動網絡與WiFi網絡之間自動進行無縫漫游與切換。
阿爾卡特朗訊在2006年就已經在美國大規模部署UMA技術,截至2008年底,全球有10多個運營商提供基于UMA并使用Wi-Fi作為一種無線接入技術的服務,有近25種雙模手機支持UMA技術。
因此,WiFi技術可以成為中國移動寬帶網絡很好的熱點補充,但獨立組建WiFi mesh的無縫覆蓋的無線廣域網是不可行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