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城市比拼!美國硅谷恐不及中國烏鎮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02/344111.htm

回顧2011年9月,蘋果“飛船總部”Campus2動工之前,就有不少當地居民在公開聽證會上,就交通流量增長和建設對當地造成的沖擊提出了質疑。為此蘋果CFO彼得·奧本海默不得不親自出面,為新總部的建設事宜尋求庫比蒂諾市的居民的支持。
· 環保

作為高新技術密集型地區,環境保護問題也備受當地人所重視,而對于電子工業云集的“硅谷”來說,如今得益于水力、風能以及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開發,為當地環保做出不小貢獻。
可以說,“清潔能源”產業不僅是硅谷的IT大佬們所熱衷的“風口”,同樣也引領了美國乃至世界新能源體系,為環保做出貢獻。

當然,美國也并非全是“科技”“人文”并重,例如北拉斯維加斯地區,因受2006年“次貸危機”影響,早已“一窮二白”。為了扭轉地方經濟蕭條,大張旗鼓進行招商引資,例如樂視10億美元為電動汽車廠商法拉第未來在美投資建廠,以求“美國生產”撐起門面,借此吸引融資并打開進出口貿易市場。
對于樂視這樣的“大手筆”,對于瀕臨破產的北拉斯維加斯自然是求之不得,當即送出12.5億美元的稅收優惠政策。“利”字當頭,其他的只能靠邊站。
其他國家的“智能城市”
作為全球互聯網技術的中心,“硅谷”的數字化也成為了其他城市熱衷于模仿的對象。全球以經有許多國家提出了“數字城市”的概念。
· 倫敦
英國是較早開始建設智慧城市的國家之一。2014年起,英國就已經擁有了大規模的物聯網網絡。

如今,手機應用已經開始成為倫敦人出行的不可缺少的工具。通過輸入使用者的行程,軟件會自動結合城市的實時交通信息,結合倫敦的智能交通指揮系統(SCOOT),計算并提供多種交通方案以供選擇。
除此之外,倫敦還大力發展了“物聯網”建設,例如內置傳感器的智能垃圾桶,不僅可以識別不同種類的金屬,進行分類回收利用。還可以自動通知控制中心,并安排垃圾車會按照最優路線出發清理垃圾桶。
· 烏鎮
“智能城市”應用的實例并非僅限于國外,作為3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主辦城市——烏鎮,同樣也是“智能城市”的典型代表。

在烏鎮這個充滿“江南水鄉”人文氣息的城市,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此落幕,作為中國互聯網智慧城市的試點,向中外互聯網行業展示了我國頂尖的互聯網科技成果。

其中具有自動泊車功能的停車場,烏鎮遍地支持的各種新式電子支付手段,以及“刷臉入園”等新技術的應用,展示出我國近幾年來在物聯網、電子支付、人工智能識別領域所取得的成就。
“摩登科技”與“傳統人文”匯聚于烏鎮,并向世界傳達出一個聲音:中國將成為全球互聯網前沿技術比拼的新舞臺。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全球互聯網技術的高速建設,“未來世界”中的智能城市可能在未來幾年中將不在只是科幻片中的畫面,而是早日照進現實,讓生活變得簡單、高效。也許這個地方并不在“硅谷”,而是在中國的某個地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