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TD-LTE崛起中的華為力量
可見,華為無線終端芯片堅持技術創新,堅持端管協同,助力運營商推動TD-LTE發展。從麒麟910到麒麟920、930、950到2016年10月發布的麒麟960,性能和體驗不斷提升,已經成為全球最優秀的Android智能手機芯片平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01/342923.htm尤其是麒麟960,在安全、通信、性能、拍照、音頻、續航六大方面再度創新,在全球率先支持4CC 600Mbps。搭載麒麟960的終端包括華為Mate9/Mate9 Pro/Mate9 Porsche Design等。
在2016移動通信世界大會上,GTI組織(Global TD-LTE Initiative)將“創新技術產品獎”授予華為麒麟(Kirin)950,充分肯定了華為無線終端芯片在4G LTE終端技術上的創新,以及對TD-LTE產業發展做出的卓越貢獻。
2016年,華為麒麟(Kirin)960針對全球互聯網用戶的痛點,在智能終端最受關注的性能體驗、安全可信、通信、拍照等方面,再次取得創新突破,被世界互聯網大會推薦為“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


引領者為什么是華為?
可以看到,華為TD-LTE芯片實現了快速成長。究其成功原因,記者以為主要是華為芯片在產品策略和操作測試層面的正確布局。
一方面在產品策略層面的,華為芯片堅持了自研、全模以及通信規格領先三大策略。具體而言;
一是華為從開始就堅持整個芯片自己研發,包括基帶、射頻、PMU主芯片,都保持自主研發。
二是華為堅持做多模(全模,包括GSM、WCDMA、TD-SCDMA、LTE FDD以及TD-LTE)芯片,因為華為認為只有多模才能給最終客戶提供一個完整無縫聯接的體驗。在2008年,華為已積累了十多年WCDMA領域的研發商用經驗,再加上后續TD-SCDMA研究的逐步完成,成為多模芯片的領導者。
三是堅持在通信規格上,保持領先優勢,包括Cat4(150M)、 Cat6(300M),包括現在的Cat12/13這些關鍵節點,華為都是跑在前面,通過規格領先拉動整個的TD-LTE產業的發展。
另一方面,華為能夠在TD-LTE終端芯片領域取得如今的成功,離不開國家對TD-LTE的全力支持,也離不開華為的戰略眼光。TD-LTE終端芯片的研究之路并非一帆風順,經歷了若干波折、摸索以及測試環節,比如GCF測試、TD-LTE語音的探索、50多種網絡組合的測試等。
2008年,一些芯片公司“死在”中國3G商用前;而下一步的4G更是沒有明確部署時間表;并且,當時TD-LTE相比LTE FDD并非主流4G標準,不受國際通信產業看好。
但恰恰是那個時候,華為大舉投入到TD-LTE的研發中。華為為何能夠選擇持續不斷投入到TD-LTE研發中?據記者了解,華為認可終端芯片是終端領域的一個戰略制高點,所以堅持長線投入。
華為認為對于運營商來說頻譜資是最稀缺的資源,而TD-LTE頻譜資源豐富,未來一定會發展起來。而且,TD-LTE與LTE FDD技術相似度高,能夠融合發展。所以,華為選擇堅持投入TD-LTE終端芯片。
在GCF測試環節,一個用例能夠被GCF論壇認證成為一致性的正式測試用例,需要通過至少兩個芯片平臺的驗證(verification)。很多TD-LTE用例的認證,華為的芯片已經測試通過,但常常要等很久,到至少另外一家完成驗證,才能獲得GCF論壇的用例認證。可見華為芯片的領先。
在關鍵的外場測試中,運營商經常碰到一些問題,但不知道問題出在廠商的芯片還是設備環節。當時,華為芯片由于較早投入,技術成熟,與測試儀器廠家提前聯合創新,所以常常扮演“參照模板”的角色,被作為測試中的“標準答案”來幫助查找問題。
截至目前統計可知,華為的麒麟和巴龍產品已經在200多個國家、300多個運營商、完成了5813個GCF測試用例,可見成為“參展模板”、“測試標桿”一點也不為過。
而在LTE關鍵的話音解決方案上,華為一直配合中國移動每一個方案的迭代。記得最初華為看好CSFB演進到VoLTE,不是當時主流廠商選擇的SGLTE,因為華為認為SGLTE會讓運營商長期依賴GSM網絡,終端實現成本上升,無法平滑演進到VoLTE。但是早期中國移動考慮太多GSM改造,為早日推出TD-LTE手機,所以采用了SGLTE方案,華為芯片的第一波LTE語音方案也是選擇了SGLTE。
后續中國移動走向CSFB,華為最早與中國移動開展CSFB實驗室測試,之后開展大量的外場測試,促進了CSFB的成熟。在2014年年中及下半年,華為第一波推出了支持CSFB的手機,從最早榮耀暢玩3C LTE版手機,到2014年下半年推出的Mate 7的手機,華為都采用了CSFB的方案。在這個點上,華為可謂最早配合配合中國移動促進CSFB成熟的廠家。
到了VoLTE這個關鍵節點上,華為同樣貢獻巨大,表現出色。在2015年中國移動終端質量報告中,華為是VoLTE問題發現數最少且問題解決率最高的芯片企業。在2016年年底發布的中國移動終端質量報告中,華為麒麟芯片的VoLTE的話音體驗測試被評為最好。
之所以有這樣的結果,是因為華為最早在2012年,就是CSFB還未成熟的時候,就著手發展VoLTE的解決方案。所以,可以看出來,華為在每個環節上都提早一步部署。
在中國移動VoLTE發展的各個環節,華為都是第一時間配合中國移動開展測試,包括移動很多非標的定制工作,華為也是第一時間與中國移動溝通,澄清流程與規范,把技術實現到華為終端中。
其中還有一個小細節,中國移動VoLTE網非常復雜,其EPC供應商有4家,IMS核心網的供應商有3家,接入網廠家有7家。這樣組合起來的話是84種不同設備之間的互通操作測試工作,可謂世界上最復雜的網絡測試。
對此,華為提前讓各地的辦事處去摸底,探索出實際存在的組合有50多種。華為在中國移動組織諸多供應商開展VoLTE規模測試之前,就把各地測試點找到,提前摸底各種組合的問題和挑戰,并及時反饋給中國移動,幫助VoLTE網絡及時整改,促進中國移動VoLTE快速成熟。
總結:
TD-LTE獲獎離不開終端芯片產業的努力,而華為在終端芯片領域貢獻很大。原因是華為投入大、起步早、長期堅持、具有全球視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