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機器人運動控制系統設計與實現
2.3 電機與推進器傳遞函數
(1) 直流電機傳遞函數
一般直流電機的動態特性為慣性環節,其傳遞函數為:
系統閉環傳遞函數為:
在MATLAB Simulink環境下進行模型搭建,如圖3所示。
輸入一個階躍信號,用以模擬航向設定值,信號如圖4所示。反復調整PID參數,獲得了比較理想的響應曲線如圖5所示。
從響應曲線可得,系統較快地上升到設定值附近,在經過一個較小的超調后,穩定在設定值。響應時間約為8s左右,能夠滿足對ROV定向控制的要求。
3 航向控制閉環模擬試驗
設計如圖6所示的閉環結構對ROV進行航向控制閉環回路的模擬。
上位機發送定向設定值120°至PC104,PC104生成推進器的輸出信號。工業控制計算機采集PC104生成的4路水平方向上的DA輸出信號。工業控制計算機上運行仿真計算程序,將采集的信號作為輸入量,經閉環傳遞函數處理后,得到航向輸出量,并在界面上顯示,同時將航向數據由串口發送至PC104的羅經串口,再由PC104采集后,繼續進行數字PID運算,以此實現閉環回路。
將采集的4路電壓信號和航向變化來說明航向控制的調節過程,以偏差2°作為間隔,記錄每次數據,實驗數據如表1所示。
從表1中數據可得:轉向調節時,4路推進器的輸出電壓所產生的力矩方向一致,以便ROV能盡快達到設定值附近。設定航向為120°,隨著控制過程的進行,航向偏差由高到低變化,到0之后,形成一定超調量,此時航向會繼續增大,在到達頂點后開始下降,并進入振蕩過程,系統經過短時間的振蕩,最后會趨于穩定。模擬實驗的結果驗證了控制系統的可靠性。
4 結論
本文主要研究了ROV的運動學模型的建立以及航向控制策略。首先對航向閉環控制系統進行研究,推導出了ROV航向閉環控制系統的傳遞函數。再基于PID算法和Simulink仿真完成了PID控制器的設計。最后,建立模擬閉環仿真系統,對ROV的航向調節控制進行仿真驗證,對試驗結果和試驗數據進行了分析和總結,驗證了所使用的控制算法及所設計的PID控制器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孫玉山,梁霄,萬磊,等.一種開架式水下機器人控制技術的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2008,40(2): 147-152.
[2]晏勇,馬培蓀,王道炎,等.深海ROV及其作業系統綜述[J].機器人,2005,27(1):82-89.
[3]朱康武,顧臨怡.作業型遙控水下運載器的多變量backstepping魯棒控制[J].控制理論與應用,2011,28(10):1441-1446.
[4]邊宇樞,高志慧,贠超. 6自由度水下機器人動力學分析與運動控制[J].機械工程學報,2007,43(7):87-92.
[5]唐旭東,龐永杰,李曄.水下機器人運動的免疫控制方法[J].電機與控制學報,2007,11(6):676-680.
[6]嚴衛生.魚雷航行力學[M].西安: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
[7]李殿璞.船舶的數學建模[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1.
[8]黃海.遙控潛水器的控制體系結構及作業技術[M]. 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1.
本文來源于《電子產品世界》2017年第1期第33頁,歡迎您寫論文時引用,并注明出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