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指紋識別芯片廠商大盤點
15、集創北方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12/341728.htm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專注于平面顯示技術的芯片設計公司,產品涵蓋各類驅動及觸控芯片。自2015年,集創北方也開始進入指紋識別市場。
目前集創北方的指紋識別芯片產品覆蓋齊全,可同時支持coating和玻璃、陶瓷、藍寶石等多種蓋板方案。產品具有低功耗、功能完備等技術優勢。此外,集創北方還計劃推出Under glass方案。
算法方面,2016年3月集創北方與瑞典指紋識別算法廠商PB達成合作協議。集創北方可以使用PB授權的全套算法,技術成熟,安全性、可靠性高,無專利糾紛。
據了解,目前集創北方的指紋芯片已有一些終端品牌客戶開始采用。
16、比亞迪微電子
深圳比亞迪微電子有限公司于2004年成立,初期主要承擔公司集成電路及功率器件的開發、整合性晶圓制造服務的生產任務。2014年開始布局指紋識別芯片領域。
2015年5月,比亞迪在深圳召開發布會,正式發布了適用于手機的三款指紋識別芯片:BF6611A、BF6621A和BF6631A。其中,BF6611A是蓋板方案,BF6621A和BF6631A則是Coating方案。
同時,為了進入指紋識別領域,比亞迪是申請了90件以上相關專利,其中發明專利在80%左右。據介紹,比亞迪擁有自己核心專利的指紋識別算法,通過潛心搭建算法架構,優化圖像處理細節和比對策略,結合自身的傳感器芯片,技術指標已達到:拒真率小于百分之一,認假率小于十萬分之一,比對時間小于100毫秒。
目前比亞迪的指紋檢測方案包括主動式和被動式,在被動式檢測方案上,也可以做到在應用設計上完全不需要金屬環。不過在出貨量方面,目前還比較少。
17、茂丞科技
臺灣的茂丞科技(J-Metrics)成立于2008年,從事多種微控制器、指紋識別傳感器及相關運用軟硬件、模塊之研發,以及其相關衍生系列產品。早在2014年8月,就發布了一款基于主動式垂直射頻技術的新型指紋識別傳感器。
據介紹,茂丞還擁有自主研發的封裝材料的創新技術以及影像自動調整技術。所謂封裝材料創新是指,一般的樹脂比較脆弱,于是茂丞自己加入一些特殊材料去固化它,同時再填充進二氧化硅玻璃球,讓芯片得到堅固的保護。而影像自動調整技術是指,在主動電容式指紋識別芯片方面,遇到干手指時芯片會自動進行調整,增加電荷發射量,讓手指帶有更多的電荷,使識別到的影像更加清晰;當遇到濕手指時識別到的影像是一片黑影,這時芯片就自動調整減少電荷的發射量,得到更加清晰的影像。
此外,茂丞還擁有自己的指紋識別算法,同時還與義隆電子、星友,敦泰、映智、IDEX等廠商有策略聯盟。不過目前茂丞在國內的出貨似乎還非常少。
18、圖正
上海圖正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月,主要從事信息科技、生物識別科技、電子科技、系統解決方案專業領域內的技術開發等。旗下有指紋識別品牌貝爾賽克,可提供指紋識別芯片、指紋識別算法、指紋識別算法芯片及指紋模組。
據介紹,貝爾賽克最早從1997年開始就從事指紋識別算法研究。隨后曾為TI FDK5515提供指紋識別技術應用方案,被全球最大的智能鎖和安防解決方案供應商亞薩合萊、全球掛鎖和便攜式安全產品的最大制造商MasterLock、國內三大智能門鎖生產商之一科裕、全國規模最大的保險柜生產企業艾譜采用。
隨著指紋識別在智能手機市場的迅速增長,圖正也開始布局手機指紋識別市場。目前有Coating方案和蓋板方案,主要針對的是需求高性能、低成本的市場。據了解,圖正的指紋識別芯片也完全是自主設計,由聯電代工,在國內進行封裝。
此外,圖正還提供了晶園表面做LOGO 的服務(據說是通過光學手法實現,可以使得應用在手機上的指紋識別模組直接顯示客戶LOGO,配合透明涂層/玻璃),再加上自主的指紋算法,還是具有一定特色的。
市場方面,圖正是今年下半年才開始布局手機市場,所以目前在手機這塊還沒有什么出貨。
國產廠商誰能最終突圍?
從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到,目前大多數的指紋識別廠商的主力戰場都在智能手機市場,因為這個是一個體量非常巨大的市場。不過現在智能手機市場增速已經開始下滑。根據IDC的最新預測,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預計將達到14.5億部,同比增長0.6%。雖然增長率仍為正數,但遠遠不及2015年10.4%的增長率。這對于指紋識別芯片廠商來說顯然不是一個好消息。此外,對于未來逐漸走向成熟的指紋識別市場來說,必然是難以容納下這么多的玩家,洗牌在所難免。一般來說,如果不考慮國外廠商和臺灣廠商的影響的話,最終國內可能只會剩下三家左右的主要玩家。那么誰會笑到最后呢?

首先,從出貨量方面來看,目前指紋芯片出貨最多的肯定是AuthenTec,然后是FPC、匯頂和Synaptics,此外臺灣的神盾的出貨也還可以。如果單看國內市場的話,出貨量最大的無疑是匯頂,畢竟拿下了國內的很多智能手機品牌廠商。根據手機報的數據顯示,匯頂10月份的指紋芯片出貨已經超過了2000萬顆(應該有些水分)。其次是邁瑞微,由于具有一定的市場先發優勢,目前其實際月出貨量大約在60萬顆左右。緊跟其后的則是費恩格爾和信煒,目前實際月出貨大約在50萬套左右。其他的一些國產指紋芯片廠商出貨則相對較少。
其次,由于目前智能手機市場增長已經放緩,市場競爭也已經非常激烈,指紋識別芯片價格也下滑很快,今年初還是5美元左右,現在都降到2美元左右了。在這種情況下,今年出貨暴增的匯頂,明年可能將會承受比較大的壓力。相比之下,邁瑞微、費恩格爾和信煒這些利用性價比主攻低端市場的廠商則有還有一定的成長空間,指紋識別在低端智能手機上的普及將是一大機會,并且它們還有機會向品牌市場進攻,從匯頂口中搶食一定的市場份額。
第三,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趨于飽和的情況下,很多智能手機廠商紛紛將目標投向了海外。同樣對于國產指紋識別廠商來說,海外市場也還有很多的機會,特別是在功能機占比還接近6成的印度市場。不過既然要出海,就必須要注意到專利問題(此前匯頂就因觸控專利問題在海外被Synaptics起訴,所幸的是現在雙方已經和解)。目前指紋廠在技術架構上很多采用的是“有源像素浮地技術”架構,像 AuthenTec、FPC、匯頂、思立微、信煒都是采用的這種技術架構,但是在這塊的專利主要集中在AuthenTec、FPC手中。所以國產指紋芯片廠商如果采用的是“有源像素浮地技術”架構,那么出海就面臨著專利風險。相比之下,國內的費恩格爾和邁瑞微則采用電荷泵(C-Q-T)技術架構,在海外沒有專利風險。
隨著市場競爭加劇,以及指紋識別向更低端智能手機市場滲透和普及,邁瑞微、費恩格爾、信煒有望獲得快速成長。而在向海外市場拓展方面(特別是價格敏感的印度市場),邁瑞微和費恩格爾由于無專利風險,所以更具一定的優勢。再結合各家公司自身的綜合實力來判斷,未來國產指紋識別芯片廠商格局有望形成匯頂、邁瑞微、費恩格爾三足鼎立的局面,并有望與FPC、Synaptics等國際廠商展開競爭。當然其他一些國產指紋芯片廠商也還有一定機會,但是時間已經不多了,預計明年下半年開始指紋識別市場就將會面臨大洗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