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進制計數器
在具有同步復位功能的集成計數器中使用復位法(同步復位法),和在具有異步復位功能的集成計數器中使用復位法(異步復位法)是有區別的。這是由同步復位功能與異步復位功能動作上的差異決定的。在同步復位功能中,當復位端有效時并不能立即復位,還必須經過CP有效邊沿的觸發,才能復位,這就使得用具有同步復位功能的集成計數器組成的N進制計數器沒有過渡狀態。因此,采用同步復位法組成N進制計數器時,是用最后一個有效狀態來控制計數器復位,不象異步復位法那樣,用最后一個有效狀態之后的過渡狀態來控制復位。也就是說,在同步復位法中,控制復位的狀態可以作為有效計數狀態,沒有過渡狀態。例如:用74LS163組成12進制計數器。我們可以從0000狀態開始選擇0000à0001à…à1011共12個狀態為有效計數狀態,狀態轉換圖如圖4-9所示。
有效。在加法計數器中,仍然可以用末態中為“1”的輸出端相與使計數器復位端有效,組成12進制計數器。同步復位法組成的12進制計數器電路如圖4-10所示。
使用具有同步復位功能的集成計數器,采用同步復位法,組成N進制加法計數器,可以用下列方法實現:a. 選擇模大于N的集成計數器(N大于16,應先級聯擴展)
b. 畫集成計數器原有狀態轉換圖
c. 從0000狀態開始,順序選擇N個狀態,確定最后一個狀態為末態
d. 末態中為“1”的輸出端相與使復位端有效
e. 連線:電源VCC、地GND;使能端有效、不用的控制輸入端無效;連接輸出端控制復位端
3、異步、同步復位功能在應用上的差異
總而言之,在集成計數器的應用中,采用復位法組成任意進制計數器時,應該特別注意集成計數器的復位功能。使用異步復位功能的集成計數器組成N進制計數器時,存在一個過渡狀態,在選擇狀態時,應該選擇N+1個狀態,并且,最后一個狀態為過渡狀態。使用同步復位功能的集成計數器組成N進制計數器時,不存在過渡狀態,在選擇狀態時,應該選擇N個狀態,并且,沒有過度干擾。
反過來,若已經給出具體電路,怎樣才能分析出計數器的模數呢?分析和設計互為逆過程,可以用設計的逆過程來作分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