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物聯網站上風口 制造業巨頭紛紛搶入布局
比如發電廠,像渦輪機這樣的大型設備需要持續高效地運行,這就意味著渦輪機每天產生的數據極為重要,數據可幫助了解機器發生故障的原因及信號。渦輪機一旦出現故障,就會損失巨大。如果設備可以通過聯網設備進行實時分析,當數據異常時及時查看收到警報,這樣的損失就可避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07/294336.htm“工業物聯網的核心是設備,如飛機發動機、機車引擎、煉油廠等”,Soaji說,“圍繞這些設備,我們有很多事情可做,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在事故發生前做好預測分析。通過物聯網我們還可準確預測飛機引擎維護時間,無論是一個月還是一周。”
物聯網的工業價值潛力巨大
據《投資者商業日報》報道,通用電氣數字總監人Bill Ruh在圣拉蒙廠區舉行的一次活動中向投資者表示,未來四年工業互聯網市場價值可達2250億美元,其中軟件應程序市場價值為1250億美元。
未來三年,日立將投入28億美元,為客戶群提供預測性解決方案。Kinsey表示,采用大數據和預測分析的工廠,日常運營中提高了10%的生產力。從事物的宏觀角度來說,10%的提高看起來不算多,但這種效應最后會傳遞給終端消費者,而顯得意義重大。

目前消費者還未看到物聯網的價值所在,但對于工業界物聯網的潛力巨大。通用電氣數字部和日立Insight Group不是工業物聯網的唯一參與方,但他們專注于使工業物聯網成為智能環境的核心,讓人人都參與進來。
通用電氣數字部的Soaji說:“我認為時機剛剛好,從現在開始的十年內,你將看不到本地應用軟件,而是云端應用軟件。我保證,所有事物都將與云有關,都將與軟件有關,一切即將發生。
附加:工業物聯網關鍵技術和應用
盡管社會各界對傳感網、物聯網、泛在網的概念眾說紛紜,但人們普遍認為,物聯網是指通過各類傳感器實現物與物、物與人、人與人之間按需的信息獲取、傳遞、儲存、認知、分析和使用。
物聯網的關鍵環節可以歸納為全面感知、可靠傳送、智能處理。全面感知是指利用射頻識別(RFID)、GPS、攝像頭、傳感器、傳感器網絡等感知、捕獲、測量的技術手段,隨時隨地對物體進行信息采集和獲取。可靠傳送是指通過各種通信網絡、互聯網隨時隨地進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智能處理是指對海量的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域的數據和信息進行分析處理,提升對物理世界、經濟社會各種活動的洞察力,實現智能化的決策和控制。相比互聯網具有的全球互聯互通的特征,物聯網具有局域性和行業性特征。
工業是物聯網應用的重要領域。具有環境感知能力的各類終端、基于泛在技術的計算模式、移動通信等不斷融入到工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可大幅提高制造效率,改善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和資源消耗,將傳統工業提升到智能工業的新階段。
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幾方面應用
從當前技術發展和應用前景來看,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應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制造業供應鏈管理 物聯網應用于企業原材料采購、庫存、銷售等領域,通過完善和優化供應鏈管理體系,提高了供應鏈效率,降低了成本。空中客車(Airbus)通過在供應鏈體系中應用傳感網絡技術,構建了全球制造業中規模最大、效率最高的供應鏈體系。
生產過程工藝優化 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提高了生產線過程檢測、實時參數采集、生產設備監控、材料消耗監測的能力和水平。生產過程的智能監控、智能控制、智能診斷、智能決策、智能維護水平不斷提高。鋼鐵企業應用各種傳感器和通信網絡,在生產過程中實現對加工產品的寬度、厚度、溫度的實時監控,從而提高了產品質量,優化了生產流程。
產品設備監控管理 各種傳感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實現了對產品設備操作使用記錄、設備故障診斷的遠程監控。

環保監測及能源管理 物聯網與環保設備的融合實現了對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污染源及污染治理各環節關鍵指標的實時監控。在重點排污企業排污口安裝無線傳感設備,不僅可以實時監測企業排污數據,而且可以遠程關閉排污口,防止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電信運營商已開始推廣基于物聯網的污染治理實時監測解決方案。
工業安全生產管理 把感應器嵌入和裝備到礦山設備、油氣管道、礦工設備中,可以感知危險環境中工作人員、設備機器、周邊環境等方面的安全狀態信息,將現有分散、獨立、單一的網絡監管平臺提升為系統、開放、多元的綜合網絡監管平臺,實現實時感知、準確辨識、快捷響應、有效控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