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負荷平衡全面提升中低壓配網技術性能
(2)三相負荷不平衡可能造成燒斷線路、燒毀開關設備的嚴重后果:
上述不平衡時重負荷相電流過大(增為3倍),超載過多。由于發熱量Q=0.24I2Rt,電流增為3倍,則發熱量增為9倍,可能造成該相導線溫度直線上升,以致燒斷。且由于中性線導線截面一般應是相線截面的50%,但在選擇時,有的往往偏小,加上接頭質量不好,使導線電阻增大。中性線燒斷的幾率更高。
同理在配電屏上,造成隔離刀閘、接觸器、斷路器重負荷相燒壞因而整機損壞,和連接導線燒壞等嚴重后果。
二、三相負荷不平衡對供電企業的影響
低壓電網和6~10kV高壓線路電能損耗過大,將降低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甚至造成供電企業虧損經營。農電工具體管理臺區線損,線損高農電工獎金被扣發,甚至連工資也得不到,必然影響農電工情緒,輕則工作消極,重則為了得到錢違法犯罪。
變壓器燒毀、線路燒斷、開關設備燒壞,一方面增大供電企業的供電成本,另一方面停電檢修、購貨更換造成長時間停電,少供電量,既降低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又影響供電企業的聲譽,降低服務質量。
三、三相負荷不平衡對用戶的影響
三相負荷不平衡,一相或兩相畸重,必將增大線路中的電壓降,造成三相電壓相差較大,降低電能質量,影響用戶的電氣設備使用。
變壓器燒毀、線路燒斷、開關設備燒壞,影響用戶供電,輕則帶來不便,重則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如停電造成養殖的動植物死亡,或不能按合同供貨被懲罰等。中性線燒斷還可能造成用戶大量低壓電器被燒毀的事故。
四、調平三相負荷的做法
伊川縣電業局在降損實踐中研發出“三相負荷就地平衡降損法”,其基本做法為:
①調整最基層的用電戶在三相上的分配以調平三相負荷,以用電戶為單位,以平均月用電量為調整依據。
②把用戶按用電性質分為5類,平衡分配到三相上,以實現多數時間三相負荷平衡。
③下戶線接點就地或就近平衡、末線路單獨平衡、支線路單獨平衡、同一出口的各條下級線路協調就近平衡、主線路匯流平衡。
④對特別大戶(如學校、村委等),單獨把其內三相調平。
⑤把動力戶的單相負荷也均衡分配到三相上。
⑥從線路末端開始進行調整。
⑦圖表結合,通過繪圖標識和填表積算以實現精確平衡。
其最新進展:為了降低調平三相負荷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和降損效果,2010年又編寫開發軟件,之后軟件與硬件(智能掌上電腦)結合,制成便攜式裝置,定名“低壓電網三相負荷精確平衡系統”,可以在低壓線路現場進行三相負荷的調查數據錄入、快速精確地進行規劃,指導調平三相負荷;且實現調整資料方便地保存和以后利用,持續完善提高平衡度。本系統推廣使用證實:①可提高效率60%以上,一般來說一個公用臺區的調查和規劃,過去人工做需要3天以上,應用本系統1天即可輕松完成;②規劃平衡度以及降損幅度創出新高,比人工精細調整提高30%以上;③使用方便,適應性強。本系統實現了三相平衡數據采集,計算和規劃實施的自動化與標準化,2011年6月15日本系統通過河南省電力公司鑒定,結論為“該系統設計新穎、技術先進,實用性強,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
在單相負荷極大增長的情況下,搞三相負荷平衡,則正中要害。在本地大面積推廣使用“三相負荷就地平衡降損法”的實踐證實:一般可降低低壓線損30~50%,降低中壓線損10%以上,并使線路設備損壞事故明顯下降,穩定提高電能質量,大幅提升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
因此,三相負荷平衡的重要性,現在遠遠超過了以前,這是電網降損技術的與時俱進。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是意識的根源,意識是存在的反映,是物質發展到一定階段才出現的,是物質高度發展的產物。三相負荷就地平衡降損法的出現,充分反映了這個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原理。
推廣“三相負荷就地平衡降損法”,調平三相負荷,不僅降損效果顯著,而且明顯降低線路設備損壞事故,穩定提高電能質量,即全面提升電網技術性能,還有實施簡便,投資小,見效快的特點。其大面積推廣應用,可使我國中低壓配網技術性能明顯提高一個等級,對于建設能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社會的和諧和發展意義重大。
電氣化是現代化的基礎,以后十數年時間內,將是農村經濟持續又快又好發展、農民生活水平持續大幅提高,家用電器大量涌入家庭的時期,單相負荷還要大幅增長,三相負荷平衡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非常重要。
(正文完)
參考文獻:
[1]翟世隆,李全中,黃德仁.供用電實用技術手冊[M].北京:中國水利電力出版社,1998
[2]張弘廷,張顥,楊潔.配網降損、用戶節電的金鑰匙——就地平衡降損法[M]. 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