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局域網絡基頻發射模塊測試系統
測試系統的任務是對WLAN電路板的特定位置進行基頻的信號測量(圖(一)中的Testing Point),電路在 Guard Interval (GI) Addition 后分別接出兩組測點I+, I-, Q+, Q-。這兩組信號為 I 與 Q的差分信號 (differential signal),通過一組ADI的差分信號轉單端(single end) 輸出的電路,我們將I與Q的信號以單端、兩個頻道的方式輸入 PXI-9820 Digitizer。PXI-9820 的采樣速率設定為 60MS/s,分辨率為14-bit,觸發模式設定為 middle trigger。
測試信號產生
發射端的基頻信號封包frame是由ADLINK 自行開發的無線網卡信號控制程序產生。程序會不斷重復的產生傳送frame,每一個封包的 preamble符號串(symbol sequences,包括兩個short 和兩個 long symbols) 都是依照 802.11a 規范的訓練符號 (training symbol)依序產生。Data的長度與內容為任意,封包與封包的時間間隔也是任意設定的。在本測試中,Data的長度設定在4096±n 個period,時間間隔是任意設定。
基頻信號分析
通過正確的觸發模式設定,PXI-9820 可以精確地從每一個 frame 的起點開始數據采樣,然后將整個 frame 的數據傳送至 PXI-3800 控制器的內存中。通過 PXI-3800 強大的運算能力,所有數據會進行實時的演算,并將整個 preamble 與 DATA 的部分進行下列計算:(1)將個別的單端I,Q信號轉變成一個復數信號(I+Qi,complex signal) (2)針對每個符號(symbol),舍棄前16點循環擴展(Cyclic Extension)的部份,進行后64點的FFT計算,總計有2個短訓練序列與2個長訓練序列的FFT計算,接著以BPSK解調變 (3)與步驟2相同,對后續的DATA 的部分進行FFT計算,接著進行64-QAM及星座圖(constellation)計算 (4)計算信號的EVM,作為傳輸品質及系統設計的量化參考值。其中EVM 的定義為:
z為測試信號,R為理想信號,M為量測符號數,k為樣本序號
測試結果
最上方綠色的信號為I part,下方的紅色的信號為Q part。仔細觀察這些信號,最左方規律的部分為preamble (short與 long) 符號串,右方不規律部分為Data。左下方標示“I/Q Vector for PLCP preamble (BPSK)” 為preamble 經過BPSK 編碼之后的結果。 右下方標示“I/Q Vector for Data (64-QAM)” 為Data 經過64-QAM 編碼之后的星座圖。中間標示 “24.237” 為這個frame 的 EVM 值。處理完這個封包之后,系統可以立即采集下一個封包信號進行處理。
結語
由本系統的開發過程和實際應用情況可以看出,只要選擇規格適當的高速數據采集卡,搭配功能齊全的計算機,再加上一些研發人員開發的相關軟硬件接口,其實就可以很快速的設計出一套價格低廉、功能實用、又可以輕易大量復制的WLAN模塊檢測設備。也許有些讀者會覺得,要發展這些搭配的軟硬件接口會有一些難度,并且會花費許多時間。但是我們的經驗發現,有這種需求的產業,通常會有了解規格的研發人員,只要挑選到規格合適的數據采集卡,最關鍵的會是在撰寫相關的信號處理程序上,這正是了解規格的研發人員的專長,所以通常是時間的問題,不是難度的問題。到底值不值得這樣做呢? 以本文為例,前端的轉換電路,對稍具經驗的硬件工程師來說應該不難。后端的實時 I-Q 信號分析程序,對網通業者來說應該是更簡單。花不長的時間,卻換來可能讓生產成本大幅降低的機會。
這樣的系統只要再加強物理層(PHY)無線數字信號處理算法的功能,就可以用來驗證發射端物理層(Tx PHY)的系統設計性能,或是接收端相關信號處理算法的品質。如果再搭配矢量信號發生器(VSG, Vector Signal Generator) ,那就可以用來評估發射-接收端(Tx-Rx)的硬件設計性能,也可以提供給生產線用做產品基頻性能的驗證。當然若再加上上變頻器(UP Converter) 與下變頻器(DOWN Converter)的電路,那就幾乎可以當作一部真正WLAN 相關產品的測試機臺了。
WLAN廠商(包括芯片設計,系統生產)目前面臨著非常巨大的商機,但同時也必須背負著龐大的研發設計驗證和生產測試的設備成本壓力。 而放眼未來新一代的產品,譬如MIMO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for WLAN,Ultra Wide Band (UWB)等,雖然規格是WLAN的進階或是原理類似,但是原有的測試設備卻不見得可以使用在新產品上。到時是否又必須舍棄掉原有昂貴且數目眾多的驗證和生產測試設備,另外再花費巨資購置新一代的設備? 本文利用高速數據采集卡設計一套WLAN產品檢測系統,除了可明顯縮短開發周期外,并且具有成本低廉、功能可以彈性擴展、容易大量復制給研發人員及產品線使用和易于升級至下一代產品等優點。其實相同的概念也可以運用在 TFT-TV,、機頂盒、通訊產業等。關鍵在于:只要找到規格適當的數據采集卡,人人都可以制作出成本令人滿意的檢測系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