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向商業應用沖刺
——
--------------------------------------------------------------------------------
Cww.net.cn 2006年11月22日 09:16 新浪科技
中國電子報
記者劉晶
11月,TD-SCDMA的規模網絡技術試驗已經進入專業用戶、友好用戶的放號階段,一切跡象表明,TD-SCDMA系統設備、終端已經通過了一系列的功能、性能測試,并已經做好了初步商用的準備。這對歷經8年努力發展的TD-SCDMA產業來說,既是對推動者和參與者的鼓勵,更是對整個產業鏈進一步向商用靠攏的最后沖刺。
試商用催熟產業鏈
信息產業部科技司聞庫司長在“3G在中國”2006全球峰會上說:“TD-SCDMA是舉全國之力快速形成的產業鏈,在各方面努力下,TD-SCDMA技術僅用兩年就形成了TD-SCDMA產業鏈,這里包括從網絡到終端、芯片等等。TD-SCDMA產業聯盟、TD-SCDMA技術論壇、通信企業、運營業、科研機構、業界專家,他們是推動TD-SCDMA產業發展的來自各方面的動力。”
TD-SCDMA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說:“從產業發展來看,TD-SCDMA產業聯盟起到的主要作用是推動了這個產業的快速發展,對產業聯盟最佳的描述是合作,因為在以往產業發展過程中,相同產業鏈環節的企業都處在彼此競爭的狀態,TD-SCDMA產業聯盟是第一次把相同產業鏈上的企業和產業鏈上下游環節團結到一起,共同探討如何推動產業的發展,共同交流彼此在技術和產品上發展的經驗,加快產業的整體進程。”
目前TD-SCDMA產業鏈中,已經有四個系統設備組合體,這四個系統設備是多個廠家共同完成的,大唐移動和上海貝爾阿爾卡特,鼎橋公司(西門子和華為),中興和愛立信,普天和諾基亞。終端芯片有4個廠家。目前在實驗中有近20款終端。到目前為止,系統設備通過強強合作已經形成了批量供貨的能力,現在已經有年產數百萬信道的生產能力;芯片可以支持14家廠商、20多款終端通過入網的測試。預計今年年底芯片具備商業化的水平,預計今年底終端也將形成規模生產能力。
TD-SCDMA得到驗證和提高
電信研究院副院長曹淑敏作為此次試驗的專家組組長,肯定了TD-SCDMA在測試中取得的成績。她說:“這個實驗從今年2月份開始到現在11月中旬,分為三個環節:一是網絡建設階段,二是測試驗證階段,三是專業用戶、友好用戶發放的階段。到目前為止,測試驗證工作已經全部結束,已經進入友好用戶的發放階段。這次試驗全面完善和全面驗證了四個部分,包括:無線網絡性能、運行維護、互聯互通和一網漫游。”
曹淑敏告訴記者,其中無線網絡性能是TD-SCDMA技術、設備、網絡驗證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投入資源最大耗時最長的內容。在所有參與測試的運營商、制造商配合下,試驗取得非常大的進展,也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如做真實加載的時候,每次需要上百人共同支撐來完成這項測試。現在測試的規模達到每個測試點(在青島、保定、廈門三地)有100多個基站,5000多款終端的水平,共16款終端獲得試驗網試用批文。
有業內高層人士對此次TD-SCDMA測試確定了兩個任務,一是用真實應用環境驗證TD-SCDMA是否存在顛覆性問題;二是實現TD-SCDMA的初步商用。曹淑敏說:“此次對TD-SCDMA關鍵技術和網絡性能已經進行了全面的驗證,這里面包括TD-SCDMA最關鍵的技術,包括智能天線、功率控制、DCA,以及過去廣受質疑的TD-SCDMA能否同頻組網和高速移動等問題,這些都得到驗證是可以的。而且這次試驗大幅度提升了設備性能和穩定性,也積累了很多網絡規劃和優化的經驗,所有這些工作都要在后續的工作中進一步加強和完善。”
在工程實施中,彰顯TD-SCDMA技術優勢的智能天線,也帶來了龐大的天線饋線簇,為基站安裝提出了難題,也曾經成為一個焦點問題,通過此次實驗已經得到了改進。大唐移動CEO唐如安告訴記者,目前大唐移動已經將31根線纜通過技術改進降低為6根線纜,現在還在優化中。
中興通訊也從27根線纜降低到了6根,并在后續優化中推出了基帶拉遠技術,用一根光纜即可實現長距離的拉遠。
TD-SCDMA終端實現突破
楊驊說:“終端產品發展很快,從早期幾款終端到目前20多款終端產品,目前已經有十幾款終端取得入網的資格,預計今年年底將達到終端商業化的水平。”他認為,從芯片到終端的供應來講,目前TD-SCDMA芯片終端已經實現了語言、數據、切換等3G主要功能,包括CS64K、PS128K、PS384K,手機待機水平達到商業化的水準。在芯片和終端演進產品開發上各企業做了很好的規劃,目前取得了初步性的成果,支持HSDPA
開發商,幾家公司都進入產品開發階段,基于HSDPA的終端開發也已經列入終端廠商開發的進程里面,目前已經有了一款基于HSDPA數據卡的產品,該產品將在今年12月4號到8號在香港ITU通信展上向業界展示。
TD-SCDMA終端在多模芯片上也做了很多投入。未來終端主要是從解決多樣化的終端、多模終端方面下工夫,現在已經有多款雙模終端推出,包括中興、三星、華立等。在產品滿足市場需求方面,高、中、低檔不同終端解決方案也已經完成產業化工作,產能已經具備了初步商用的規模。
在終端的功能上,少量終端具備了可視電話系統、PS域的128K-384K視頻點播、在線電視、Web瀏覽、高速FTP下載等具有3G特征的業務,所有終端在實現TD-SCDMA基本語音和業務方面都取得較好的水平。
TD-SCDMA的標準演進
TD-SCDMA的自主專利含量一直沒有確論,而作為一個重要的商業籌碼,專利特別是核心專利的價值權重與一般的專利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專利量并不說明問題,特別是隨著我國對TD-SCDMA標準的繼續推動,在這一標準的核心專利上會占據更重的分量。
楊驊說,在TD-SCDMA后續演進中,將依照三個版本發展:
一是基本版本,即基于3GPPR4標準體系下的產品和技術規劃;
二是增強版本,即基于3GPPR5/6/7的HSPA/HSPA+MBMS多載波的開發;
三是未來長期演進的版本——LTE版本,以OFDM技術為主,到2008年預計完成標準化的工作。
目前TD-SCDMA產業聯盟的企業對TD-SCDMA標準做了大量的貢獻,在3GPPR4/5/6/7里累計提交650多篇文檔,積累了大量TD-SCDMA核心專利,同時聯盟牽頭組織了TD-SCDMA手機互聯互通標準代碼開發工作,目前已完成基本代碼450K的開發。在標準化方面,根據3GPP整體的規劃要求,最終在2007年9月將完成LTE的第一個標準正式文本。(火王編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