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產部評出2006年度十佳“中國芯”
——
作為現代信息技術的心臟和基石,中國的集成電路產業走過了二十多年的風風雨雨。自2000年起,在國家產業政策的引領下,開始走出“襁褓”,強勢挺入中國這個巨大的消費市場,與十倍百倍強大于自己的跨國巨頭在不同領域展開較量,取得了不凡的成績。此次評選活動是對過去一年中國集成電路企業設計水平與市場水平的檢閱,旨在加強產業鏈上下游的溝通與合作,協助企業做好品牌推廣與市場拓展,促進整機與IC設計企業的聯動,推動我國自主研發的“中國芯”產品的產業化、市場化。
榮獲“2006年度‘中國芯’最佳市場表現獎”的芯片共七款,分別是:晶門科技有限公司的CSTN彩色液晶驅動控制器芯片,型號SSD1772;展訊通信(上海)有限公司的GSM/GPRS手機核心芯片,型號SC6600;美新半導體(無錫)有限公司的加速傳感器芯片,型號MXR6800Q;北京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的筆記本電腦嵌入式圖像處理芯片,型號VC0321;炬力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的便攜多媒體音視頻處理器,型號ATJ2097;福州瑞芯微電子有限公司的數字音視頻處理芯片,型號RK2606A;北京中電華大電子設計有限責任公司的電信卡芯片,型號CIU5164。
榮獲“最具潛質獎”的芯片有三款,分別是:銳迪科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的TD-SCDMA/GSM/GPRS雙模全集成單芯片射頻芯片,型號RDA8605;北京中科億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聚芯SoC芯片,型號1000B;硅谷數模半導體(北京)有限公司的單端口HDMI接收芯片,型號ANX9011。
根據今年1-8月的統計,榮獲“最佳市場表現獎”的每款芯片出貨量均在220萬顆以上,銷售額大都超過一億元人民幣,而晶門科技的獲獎產品SSD1772更是達到5100萬顆和6500萬美元的銷售量。榮獲“最具潛質獎”的芯片亦有較高的技術含量,中科億芯的異構多核SoC等都達到了較高的設計水準。十款獲獎芯片的專利授權總量為22件,正在受理的專利申請量為148件。
國內眾多集成電路企業的幾十款芯片參加了此次評選,參評企業均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技術和管理團隊主體為華人、在稅收和人才培養兩方面對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有所貢獻的企業。活動的評委由洞悉行業發展動態,了解企業運營,熟悉技術走勢的業內資深專家擔任,他們對獲獎的十款芯片給予了高度評價。
“2006年度‘中國芯’技術與發展大會暨‘中國芯’獲獎芯片頒獎儀式”吸引了幾十家整機廠商和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的參與。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產品管理司司長肖華指出:“本次‘中國芯’評選活動,旨在搭建一個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與整機企業之間的溝通平臺,推動‘中國芯’成果的產業化,促進‘中國芯’成果在整機中的應用”。
CSIP副主任邱善勤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芯”的評選和推廣,是促進國產芯片在整機中的應用,打造集成電路產業民族品牌的重要舉措之一,今后每年會舉辦一次。他希望有更多更好的國產芯片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走出國門,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讓“中國芯”閃耀在世界的每個角落。
中電網總裁趙蔚揚博士表示:在產業發展中,“中國芯”已經不再是一個孤立的產品;而是包含整個產業鏈上下游的互動和緊密配合,是兩岸三地知識與智慧的共同奉獻。
活動還對關心支持本次“中國芯”評選的蘇州和艦、Altera、Cadence和ARM公司設立了特別獎。蘇州和艦將通過CSIP為獲獎企業提供一次免費的MPW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