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美互聯網巨頭在華發展“10大致命傷”
——
當我們的高校教科書還在將eBay、雅瑪遜、雅虎和Google等美國互聯網巨頭作為成功案例來宣講時,當你去書店去買品種少得可憐的,從美國翻譯過來的互聯網書籍時,里面也充斥著這些美國網站如何人性化、如何技術先進等傳奇成功經驗。但我們在中國看到的現實恰恰相反,美國互聯網巨頭在中國的表現乏善可陳,基本上都是失敗的典型,可以說其中國競爭對手的發展是完全拋棄這些美國網站的經驗做法才成功的,甚至要和這些美國網站“反著做”才能成功。
美國網站在中國失敗主要在于做事觀念上,它們在中國有好的策略、最聰明的人、最多的錢、最好的技術,但不改變做事的觀念、方式,以后仍不能在中國產生哪怕是一個成功的網站。那么,究竟是因為什么原因導致它們在中國缺乏免疫力呢?
取白領舍普通大眾Vs通吃白領小資和普通大眾
放棄具有最大群體特征的普通大眾,專走白領小資路線,這是美國網站在中國發展的致命傷。
美國互聯網公司至今還沒有人領悟到這點。因為操作這些網站的人中,高層大多是港臺人士,員工都是高級寫字樓的白領,他們知道的中國永遠停留在寫字樓這種地方,所以他們的一切做法包
括產品設計、網站風格、推廣目標對象都是以寫字樓高級白領及500強企業為參照對象,永遠不會考慮大眾需求與中小企業。
美國網站設計人員的教養、志趣、眼界,導致他們的內心深處是排斥大眾的。那些網吧的小孩,那些全中國成千上萬的小城鎮的上網人群(這兩個人群就已經占了中國互聯網人群的一半以上)都深為美國網站人員瞧不上,包括這些人的興趣所在“超級女生”等,美國網站的高級白領們不僅不喜歡,而且內心是深深厭惡的。
他們只知道Gmail,不知道163郵箱,只用MSN,決不用QQ,以宣示自己的高雅。從內心深處,他們覺得我們的網站寧可倒閉,也不要做一個沒有品位的、迎合大眾需求的網站。
要做中國主流的互聯網網站,不迎合大眾需求注定是失敗的。
寧可被人忘絕不被人恨Vs寧肯被人恨,不可被人忘
寧可被人遺忘也絕不留惡名于世,和寧可遺臭萬年也不可被人遺忘,這分別是美國網站和中國網站的生存哲學,后者尤被馬云、周鴻祎等人奉為圭臬。
美國網站生怕有一點點的負面消息,而中國網站生怕沒有負面消息,被成千上萬的人“恨”是互聯網推廣的至高境界之一。只有這樣,它們才能被市場記住,才可能吸引來大量的訪問者。
美國網站的人拿著比中國競爭對手員工高上10倍的工資,他們生怕丟了飯碗,寧可沒有什么業績,最好不要犯什么錯誤,冒什么風險。他們低調、保守、謹小慎微,每個人都客氣禮貌、有教養,但永遠沒有打仗的心態,結果被那些鮮活的、一針見血的中國競爭對手網站打得落花流水。
看馬云欺負eBay,外人都看得難受:馬云的淘寶在離eBay中國還有很大差距時,就敢動用中國的市場調研公司——易觀國際宣布淘寶超過eBay中國成為老大,eBay中國的公關女總監對此只能弱弱地說:我們只重視用戶體驗。而在近期,馬云又針對eBay中國欺負說:“我用望遠鏡也看不到對手。”
eBay的人怕犯錯,以美國上市公司不能隨便說話為借口,怕說錯話,活生生地被人欺負、挑釁到底。
持久戰思路Vs短平快思路
美國網站總是有一個長遠的規劃,總是在花很多錢進行各種各樣無用的紙上市場調查后,規劃幾年內如何做,做策略、做預算,做了還不能輕易調整。反正它們一開始有的是錢、有的是高級人才,慢慢做規劃、慢慢發展。
但網站不比其他行業,跨國公司在中國發展做好10年虧損的策略在互聯網行業行不通,發展不到10年的eBay及雅虎已經承認在中國徹底失敗。所以與其慢慢來,還不如一開始就放手一搏,就看美國網站們是否能夠改變這個習慣。
而競爭對手的中國網站永遠急功近利,做網站的思路是“短、平、快”。馬云做淘寶可以組織“敢死隊”封閉開發,一切以“快”為目的,強調小步快跑,邊犯錯邊調整。而美國網站一開始做很多完美的規劃與預算,但如果一個垃圾簍不在預算內,美國公司將它批下來耗時可能都不止一個月——這種變任何東西都要經美國總部批準的做事思路注定是要失敗的。
手段是有所謂的,目的不是一切Vs手段是無所謂的,目的是一切
據說馬云的管理方式就是江湖式的。制定一個指標,如今年追求流量,明年追求注冊量,無論這個團隊采用什么方法,只要大家能打仗式地朝著目標奮斗,完成目標大家就“大塊吃肉”與“分贓”,所以團隊什么流氓手段都敢使用:什么流氓插件、捆綁、黃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