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的單片機遠程監控系統設計方案
3.3.3 TCP 協議的實現
1.使用TCP 狀態機:TCP 協議是整個TCP/IP 協議的核心,也是傳輸層中最復雜的協議。TCP 協議在兩個端點之間建立了等效于物理連接的邏輯連接。數據沿著這個連接雙向傳輸。連接的雙方必須對發送和接收的數據保持跟蹤,以便能夠檢測出數據流中的遺漏和重復。
2.使用簡單的確認機制:序列號和確認號這兩個字段用于協同完成TCP 協議中的確認工作。對于每個接收到的數據包進行確認號的計算,需要從接收到的數據包中提取TCP 報文的數據部分長度,并進行計算,這增加了處理器的運算量。但如果每次只對單個TCP 報文進行確認的話,并沒有太大的難度。TCP 協議主要包含的程序如下:
(1) init_tcp(void) //初始化TCP 協議
(1) Tcp_send(UINT flags, DINT hdr_len, UCHAR nr) //發送TCP
(2) Tcp_retransmit(void) //重發TCP 數據
(3) Tcp_inactivity(void) //停止TCP
(4) Tcp_rcve(UCHAR xdata * inbuf, UINT len) //接收TCP 數據
3.3.4 HTTP 協議簡介
HTTP 協議是TCP 協議的高層協議,HTTP 的請求和應答都是一行或多行文本,它的結束標志是一個換行符[5]。如果請求成功,數據就沿著該連接發送,直到發送完為止。HTTP的端口號為80.HTTP 中的命令稱呼為方法(method),其中GET 語句用來獲取文檔,POST語句用來粘貼文檔。通過判斷GET 和POST 語句后面的文件名來判斷所需要傳遞的文件的位置。
請求:
GET / HTTP/1.1
響應:
HTTP/1.1 200 OK
Content-type: text/html
……
《html》
《body》
……
《/body》
《/html》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