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控制模塊在直流無刷電機伺服系統中的應用
——
應該說運動控制系統己經問世多年了,大家對此并不陌生,并在各個領域得到應用。
而運動控制(包括軌跡控制、伺服控制)與順序控制、過程控制、傳動控制并列為典型的控制模式,是一直以來扮演重要支柱技術角色的自動控制系統,在許多高科技領域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如激光加工、機器人、數控機床、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設備、雷達和各種軍用武器隨動系統,以及柔性制造系統(FMS-Flexible Maunfacturing systm)等等。運動控制系統主要由五部分構成:被移動的機械設備、帶反饋和運動I/O的馬達(伺服或步進)、馬達驅動單元、運動控制模塊、以及編程/操作接口軟件,見圖1所示,其運動控制芯片或模塊是作為伺服與步進控制用。
圖1:為運動控制系統組成示意框圖
因為一般盛行的解決方案均為封閉式結構系統, 所以基于計算機的運動解決方案所擁有的附加靈活性及低成本潛力使其受到普遍歡迎。
隨著功率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及控制原理的進步,以交流伺服電動機為執行電動機的交流伺服驅動具有了可與直流伺服驅動相比擬的特性,從而使得交流伺服電動機固有的優勢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交流伺服驅動已成為現代伺服驅動發展的方向。
而當今的應用最迫切需要可以在苛刻條件下一天24小時連續工作的、可靠耐用的工業機器人和自動機械裝置。這樣的系統要求遠比以前具有精確的電機和反饋控制,今天的大多數性能改進要歸功于新技術和微電子技術的發展。這些創新消除了機器人和自動機械裝置共用工作空間時產生的碰撞,改進了任務分配并且提高了伺服系統的精確性,從而使自動機械系統更加可靠地工作。由于運動控制芯片或模塊能為一般伺服與步進應用提供精確、高性能的運動功能,故可以簡單易用的運動控制模塊、軟件、以及外設為運動和測量集成需求提供最佳集成解決方案。本文著重討論運動控制模塊在直流無刷電機伺服系統中的應用,并對其主要運動控制模塊的接收電路與正交編碼器信號電纜技術作分析說明。
運動控制模塊的應用—直流無刷電機伺服系統
運動控制模塊要在直流無刷電機伺服系統中得到應用,它必須組成閉環的運動控制系統,這是現代的自動化系統為了完成運動控制所持有的特征。
該直流無刷電機伺服系統由運動控制模塊(卡)與伺服電機、驅動器和反饋元件(反饋用正交編碼器)組合及編程/操作接口軟件等組成,它能對于速度和位置提供精確與穩定的控制。圖2所示為運動控制模塊組成的直流無刷電機伺服系統方塊圖。
圖2:運動控制模塊的應用-直流無刷伺服系統框圖
對高性能、高速的應用系統而言,直流無刷電機是可用的,故此處所述系統均是直流無刷電機伺服系統。這種電機的軸端裝有測定軸速和換向點的正交編碼器,用于控制電機的線圈切換順序。而第二個正交編碼器安裝在機械裝置的旋轉軸上,它輸出旋轉軸的位置數據信號,使由于傳動裝置和導螺桿中的齒隙(兩個或多于齒輪間的間隙)所導致的誤差而引起旋轉軸的位置和電機軸的位置不一致問題得到解決。
典型的運動控制模塊包含一個微處理器和一個用于處理高速編碼信號的DSP或定制ASIC(專用集成電路)。運動控制模塊為驅動器或放大器提供一個控制轉動速度和方向的信號,驅動器把它轉換為適當的電壓和電流(功率)去驅動電機運轉。這樣的運動控制模塊在直流無刷電機伺服系統中的應用就能使系統成為堅固的、具有容錯能力的運動控制反饋系統。那么如何應用?也就說是如何設計呢?.
■ 運動控制模塊與正交編碼器輸出之間的接口電路,即運動控制模塊的輸入電路-接收器電路,它是系統的關鍵;
■ 接收器印刷電路板的設計;
■ 正交編碼器信號電纜系統的應用。
運動控制模塊的接收電路
1、運動控制模塊的編碼輸入電路-接收器電路,實際上就是運動控制模塊與正交編碼器輸出之間的接口電路。本系統采用MAX3095型芯片接收器電路與正交編碼器電纜-端子電阻匹配電路組合作為其接口電路。
IC1 MAX3095型芯片是一個10Mbps、5V、四通道RS-422/RS-485接收器,具有
伺服電機相關文章:伺服電機工作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