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數字電視標準終出 手機電視繼續難產

數字電視標準終出 手機電視繼續難產

——
作者:張嵐 時間:2006-09-27 來源: 收藏
 

耗時八年之久的之爭,昨日終于塵埃落定。以清華大學的DMB-T和上海交大的ADTB-T為基礎的融合標準最終被確立為地面傳輸國家標準,名為《地面廣播傳輸系統幀結構、信道編碼和調制》。

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國標公告,該數字電視標準已被正式批準成為強制性國家標準,并將在明年8月1日正式實施。

從數字電視完成第一次地面傳輸實驗到標準正式確立為國家標準耗時近八年。而這漫長的標準之爭,大大滯后了我國數字電視產業全面起步。讓人擔心的是,我國的標準似乎還要繼續難產,重走地面傳輸標準的老路。

國標出臺 產業啟動

伴隨著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的正式出臺,一個龐大的產業市場也開始啟動。有相關人士評論,未來幾年整個市場的規模將在萬億元級別。

易觀國際近日發布的報告指出,中國數字電視整體平移步伐開始顯著提速,有線數字電視用戶將在2005年底的421萬戶基礎上實現180%增長,2006年底有望突破一千萬戶,達到1180萬戶。 

以清華和交大為代表的兩個陣營已經率先啟動產業化進程。據悉,清華在全國的試點已經覆蓋到全國的三四十個城市,而芯片已經達到量產能力。而交大方面,芯片已經進入低成本工業化,目前完成近10萬片的流片,預計年底前將達到100萬片。

而廠商方面蓄勢待發。長虹數字平面顯示公司總經理陳寧對于標準的確立拍手稱快,表示這將有利于廠商明確新產品開發的方向。陳寧對CNET表示,長虹從1998年開始就已經與清華大學合作,參與標準的研究和制定,前期已經做好了相關數字電視地面標準整機產品的準備,無線傳輸標準的頒布,將會推動長虹數字電視產品線的豐富和發展。

標準之爭 妥協不易

不過,由于存在于清華、交大以及廣電研究機構之間的標準之爭,我國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其實得來不易。

1998年9月,數字高清晰度電視總體組就完成第一代高清數字電視功能樣機,并在1999年國慶50周年時用一套單載波方案完成了實況直播。但是伴隨著清華大學的加入,我國的數字電視地面標準從此走入了一個漫長的“融合期”。

雖然目前兩大標準最終于融合標準的形式出臺,但對于清華和交大兩股力量來說,達成融合不易。但對廠商來說,產品的融合也并非易事。業內電視廠商坦言,這種融合在理論上是可以支持的,從長遠看也是可以實現的,但是融合多種標準在一個整機產品中,這將增加產品開發難度和生產的成本,進而提升產品價格,這對于用戶是不公平的。

標準走上老路?

從數字電視完成第一次地面傳輸實驗到標準正式確立為國家標準耗時近八年。而這漫長的標準之爭,大大滯后了我國數字電視產業全面起步。讓人擔心的是,我國的標準似乎也正在重新走上地面傳輸標準的老路。

在剛剛結束的BIRTV2006期間,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明確表示了對我國自主知識產權標準的支持。他說,“手機電視產業必須要有統一的標準,才能形成一個真正的產業。而這個標準要是中國自己的標準。”

在眾多的國產標準中,張海濤特別提到了由廣電科學研究院牽頭的STiMi標準。據透露,廣電科學研究院已經基本研制成功了基于S波段的,從技術上看中國自主的手機電視標準已經基本過關,目前正處在芯片流片階段。STiMi標準這一剛剛出現在人們眼球中的標準似乎已經得到了相關主管部門的“認可”。

根據記者從BIRTV2006上了解到的情況,STiMi計劃在今年年底完成地面補點試驗網的建設,同時進行系統試驗。在明年年中完成地面補點示范網的建設,并開始商用試驗;而在08年上半年啟動衛星系統,形成全國網絡正式開始運營,為08年北京奧運會提供服務。

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即時標準現在就確定出來,無論從芯片還是從產品的角度,產業的真正的形成還有一個不可繞過的等待期,以芯片為例,它的成熟期最少需要12到18個月,而設備的大規模提供則需要更長的時間。但是從過去的經驗看,我國從標準體系開始討論到最終的確定還有一個很長路要走。

而從曾在數字電視傳輸標準中落敗的TIMI標準發展而來的STiMi,決不僅僅是唯一一個希望成為手機電視國標的標準。事實上,即便是排除四大國際成熟標準——韓國T-DMB、美國的MediaFlo、日本的ISDB-T和歐洲的DVB-H的競爭,國內的手機電視標準仍面臨多家競爭局面。

由北京新岸線科技公司為主開發的T- MMB標準體系也宣稱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他們曾表示,與其他標準體系,T-MMB具有頻譜利用率高、復雜度低、功耗小、頻點可用好以及兼容性好等優點。

而更具實力的是來自清華大學的力量。他們所確立的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DMB-TH實際上就曾經涵蓋手機電視的標準體系。一位設備廠商人士曾坦言,國外成熟的手機電視標準多是從地面標準演進而來,而我國也可以從已經確立的地面標準中衍生出一套手機電視標準。

早些時候,康佳平板營運中心總經理劉丹曾對CNET表示,“數字電視地面標準的出臺將更多的促進如手機電視、車載電視等新興媒體的發展。”

但目前看,我國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只適用于地面固定接收、移動接收,而不涵蓋手持設備。

一位業內人士曾坦言,我國確立自主知識產權標準無可厚非,但就手機電視標準來說,但推國家標準是否意味著就必須推單一標準,是不是要讓產業停滯下來,等待國家標準。即便是中國大力支持的TD-SCDMA,這一中國本土的3G標準,但也沒有放棄對其他國際標準的參與。因此,在手機電視標準上,這一點是值得探討的。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