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詮釋“手機電視”概念

詮釋“手機電視”概念

——
作者: 時間:2006-09-26 來源:慧聰網 收藏
    “”被業內認為是2004年最熱門的應用之一。近日移動、聯通分別推出了各自的“”業務。媒體、運營商也進行了大肆炒作,其歷史意義不言而喻,確實讓人興奮不已,然而真要那么好嗎?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首先,要在手機上看電視,技術上需要三個環節:信號源、傳播途徑和接收終端。此項業務要想“熱”起來,還需要有令人滿意的收視效果、合理的收視資費、物美價廉的收視終端。

  信號源方面,電視頻道的選擇是否受到歡迎是前提,只要移動運營商或業務代理商與廣播電視服務商在利益分配上合理,雙方滿意,應該不成問題。傳播途徑方面不外乎兩種:微波技術和網絡傳輸技術。

  前者與移動運營商沒有關系,在移動終端上安裝相應芯片并和電視節目提供商簽訂協議即可收看。2003年索尼公司就開發成功了手機微波數字電視調諧器模塊,功率不足150mW,可以接收微波數字電視和微波數字廣播電視節目,能夠收看VHF頻帶7個頻道和UHF頻帶的13~62個頻道。不過,該芯片價格較高(約合人民幣3330元),且目前國內能夠看到數字電視的地區很少。

  目前我國移動運營商主要是通過2.5G或2.75G網絡傳輸技術來播放“”節目的。也就是說移動通過GPRS,聯通通過CDMA1X。采用的播放技術與美國Idetic公司和美國Sprint PCS公司推出的面向手機的實時影像發送服務“MobiTV”的相同,其幀速率只有1~2幀/秒,由于幀速率太慢,有如看幻燈片。不過,一種在線路速度只有8~12Kbit/秒情況下播放幀速率12~15幀/秒的技術已經出現,該技術利用微軟影像壓縮技術——Windows Media9在OS采用微軟Windows Mobile的手機上得以實現,相信這項技術的應用,將極大的提高手機電視的視覺效果。

  就我國目前移動運營商的網絡狀況來看,移動的GRPS平均速率在40k左右,對于現有的應用,已經有些捉襟見肘,如果再上“手機電視”業務,大規模商用的話要么必須擴容,要么上馬3G,否則很難。對于聯通來說CDMA1X來說,平均速率在100k左右,速度比GRPS快些。不過兩者目前都受播放技術限制,有如在高速公路上跑牛車,效果如何不必多說。

  接收終端——手機,是“手機電視”業務的最后一個環節。目前,支持手機電視業務的手機種類非常之少,移動的只有六款,聯通的只有一款。這些手機的價格平均價格在5000元以上,部分產品的價格甚至超過了7000元。這種價位決定了“電視手機”在目前只能是供少數人享用的奢侈品,而沒有終端的普及,“手機電視”服務的普及無從談起。

   另外,手機電池的使用時間仍是其收看電視節目的軟肋。目前的幾款手機收看時間也就在一小時左右,要想長時間觀看的話,恐怕要插上電源。不過,“手機電視”的賣點就是在移動中觀看,移動的時候恐怕找不到電源插座,要是能夠找到插座的話,為什么不通過電視收看?再者,手機的主要功能是打電話,總不能因為看電視耗光了電池,而無法打電話吧?!孰重孰輕,需要仔細掂量。

  影響“手機電視”業務普及的另一項重要因素就是資費問題。其費用構成應該是服務費加接入費。美國Sprint公司MobiTV(移動電視)服務每月收費9.99美元,還需要加上接入費。目前國內“手機電視”屬于試用階段,資費還沒有出臺,但是有人曾經按照流量估算,相對便宜的聯通CDMA1X其“手機電視”業務每分鐘就達到25元,這還不算服務費。如果不采用包月的話,其價格不敢想象。

  綜上所述,“手機電視”在現有的技術和網絡條件下,應該還屬于試驗階段,也是移動運營商為自己的數據業務塑造品牌形象的一個重要手段,其歷史意義遠大于實際意義。同時也是運營商為其3G應用打基礎。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