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健康困擾的本土電子分銷商
——
這幾年分銷商們普遍感覺到競爭越來越激烈,生意一天比一天難做,客戶在減少,利潤也在變薄,是電子行業的冬天到來了嗎?然而有調查數據顯示, 2005年中國市場有部分電子分銷商的銷售額平均增長19%,預計2006年將繼續增長25%,這樣的發展速度顯然是和普遍分銷商們的感覺相去甚遠的。這其中的差異究竟是存在于哪里呢?
一位著名電子分銷商老總的話給了我們一些啟示,“分銷商們在相互模仿,這個行業的進入門檻太低,華強北的電子元器件分銷商從1998年的10家發展到如今的2萬多家,競爭太慘烈了
。”商品和服務的同質化必然會帶來激烈的競爭,這是在所難免的,這使得眾多分銷商出生容易,做大做強難,吃不飽也長不好,普遍處于一種亞健康狀態。
近日在“2006中國電子創新應用高峰論壇”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電子器材總公司的陳總談到,“一些國際知名的電子分銷商在中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這得益于擁有精益求精的產品和對供應鏈的卓越管理。”也許這就是一些分銷商取得銷售額平均增長19%不俗成績的重要原因。相對于國際分銷商的這些優勢,本土分銷商還能夠繼續以模仿的方式跟進嗎?
其實本土分銷商也擁有自己的優勢。中國地域廣闊,市場分散,客戶個性化需求多的情況,并不像歐美市場那樣容易找到規律,市場中有很多中小客戶需要服務,這將為為數眾多的中小本土分銷商提供生存的機會。本土分銷商雖然存在著規模較小、覆蓋面較窄的不足,但也正因如此,他們能夠在特定的產品線上集中優勢兵力,形成了專業化的優勢。比如,本土分銷商已經在微波IC、單片機、電源管理等領域做到了業界前茅。并且經過多年的經營,本土分銷商在渠道方面形成了特有的關系網絡,這也是國外分銷商難以超越的。
將于2006年11月在上海舉辦的“2006中國電子創新應用高峰論壇”上會就分銷模式創新和供應鏈協同等話題展開專題的研究探討,興許能為本土電子分銷商的集體亞健康狀態提供一劑良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