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出臺 明年8月實施
——
標準號為GB 20600-2006的這項國家強制標準,是多方博弈了5年之久的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國家標準委批準時間為8月18日,2007年08月01日將正式實施。
此標準是此前清華大學的DMB-T標準和上海交大的ADTB-T標準的融合標準。
由于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影響巨大,利益分配復雜,因此多年來出臺時間表一直被修改,無法確定。
此前,2001年國家數字電視專項工作會議針對國內提出的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方案進行征集。2001年4月30日前征集到四家標準研究單位5個地面傳輸方案。這四家單位分別為:清華大學,由上海交通大學等十余家單位聯合的國家數字電視研發項目總體組,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背景的廣播科學院和有四川省政府支持的成都電子科技大學。
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制定的最后階段,在清華大學主導的DMB-T標準和上海交通大學主導的ADTB-T標準之間僵持不下,最中二者走向“融合”。
地面數字電視廣播有三種接收方式:地面固定接收、移動接收和手持設備接收,我國數字電視地面標準主要適用于前兩種接收方式,而針對手持接收將專門制定手機多媒體廣播標準。
國家地面數字電視標準中包含了單載波標準和多載波標準,盡管融合標準提升了使用成本,但地方廣電使用的靈活性更高,可根據具體情況權宜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批準發布公告 2006年第8號(總第95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準160項國家標準,其中第28項為《數字電視地面廣播傳輸系統幀結構、信道編碼和調制》標準。
標準頒布以后,首要任務是在現有地面模擬電視廣播的基礎上,整體轉換成數字電視廣播;一方面是模擬電視在播出,另一方面數字化也在同播,最終逐步實現由模擬到數字化播出的整體轉換。另外,在有條件的城市地區,開展移動車載數字電視廣播業務。
目前全國有30多個城市開展了車載移動電視廣播試驗工作,大多數系統需要更換。國家標準出臺以后,相應生產、制造現有的非國標的系統,要全部轉換到國標系統上來。因為此標準是強制性標準,過渡期為一年。
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只是信道傳輸標準,同時,還會抓緊信源、接口等其他數字電視標準的制定工作,以利于真正開展地面無線電視服務。
標準出爐后,整個產業鏈等都將啟動,未來幾年整個規模將在萬億元級別。目前全球約有14億臺電視機,其中我國超過4億臺,除大多數1.12億戶有線電視用戶外,都是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的潛在用戶,再加上車載移動電視等用戶,規模更為龐大。
目前受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影響的產業鏈中的多家焦點企業。如A股中G同方(600100.SH)和飛樂音響(600651.SH),G南洋(600661.SH)都在本周持續大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