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異構CSMA/CA機制OSTS/BSTS無線傳感網絡公平性、實時性分析比較
文中的分析建立在我們前期的工作基礎上,其分析模型和假設都如前所述,且狀態轉移概率表達式都如文獻所示的式(1—11),這里不再贅述,只是列出了模型的示意圖,如圖1、圖2(a)、圖2(b)所示。如前所述,OSTS機制指的是在競爭信道過程中,獲取信道的節點傳送其緩存中的一個數據包,傳送完該數據包后,重新參與競爭信道以傳送其緩存中其他數據包;而BSTS機制指的是在競爭信道過程中,一旦獲取信道節點將其緩存中的所有數據包一次性傳送完成,然后直接進入休眠狀態。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59695.htm
這樣,在計算BSTS機制的公平性、延時特征時,可以不必考慮隊列信息,文獻中的式(13)~(15)中μ0設置為1,P0可以簡單記為(1-λ1/KL)(1-λ2/KL),而文獻中的式(16)~(17)可以表示為:
2 性能分析
從上面的模型及其狀態轉移概率可知,這些概率實際上都是與信道的操作點有關,如文獻、描述,這些操作點參數決定了OSTS/BSTS機制的性能特征:公平性、延時性能。對于OSTS機制的實時性能分析與文獻、中的分析相同如式(23)~(24),BSTS機制的實時性能分析只需將文獻式(23)中L變成了KL就行了,無需考慮計算隊列部分的延時,如式(7)所示。
對于異構網絡公平性的定義,可以參照文獻中所述:異構網絡中每個節點獲得的長期穩定吞吐量為整個網絡吞吐量的1/N(N為整個網絡中節點總數),這說明該網絡為公平網絡,而節點獲得的穩定吞吐量不為總吞吐量的1/N,說明網絡為不公平網絡。以吞吐量和傳輸率為衡量網絡公平性能的指標:
其中,吞吐量指標中的每一項為下面所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