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用正激式DC/DC模塊電源設計
通信用DC/DC模塊電源功率級一般從幾瓦至幾十瓦,輸出電壓從幾伏至上百伏,對于幾十瓦的電源,一般以低壓大電流為主,有5V/10A、 5V/6A、3.3V/8A等規格,效率一般在80%左右(具體視輸出電壓大小)。因為模塊電源要求MTBF(平均無故障時間)1000000小時以上,所以要盡量避免使用電解電容,最好使用陶瓷電容。陶瓷電容容量不大,具有非常好的高頻特性。此外,DC/DC模塊電源的厚度要求小于12.7mm,所以對變壓器的要求高,磁芯必須具有扁平的形狀和在高頻情況下具有較小的損耗因子。
通常選用的芯材有TDK的PC40/44、PC50,菲利浦的3F3、3F4,國產的如金寧R2KD、R2KBD、R2KB1等。形狀以罐型為主,因為罐型磁芯具有較好的屏蔽,EMI中的棘手問題――輻射也就好解決得多了。同時不能使局部溫度太高,必須均衡放置發熱元件,另外還要求較低的紋波和較高的效率等,所有這些挑戰使得采用正激式必較合適。
2 正激式電路工作原理
2.1 一般正激式
圖1所示為單端正激式電路,它猶如帶變壓器的Buck型變換器。輸出電壓UO由N2/N1、占空比D和輸入電壓確定,即UO=(N2/N1)?D?Ui。

2.2 改進型正激式
當變壓器的參數和外在工作頻率滿足下列條件:
(1)開關頻率足夠高;
(2)磁化電流足夠小;
(3)漏感足夠小。便不再需要去磁繞組,加在場效應管上的反峰電壓不與輸入電壓成正比,而是和所設計的最低輸入電壓下加在場效應管上的反峰電壓幾乎一樣。當(2)和(3)足夠小時,儲存在這些感性元件上的能量有限,電感與分布電容的比值不大,即等效特性阻抗不大(),Ld與Cd發生諧振,只要等效諧振頻率fegu()小于開關工作頻率,那么在toff段,Uds兩端電壓是直流電源(Ui)疊加上等效蓄能(在Lm和漏感上)轉換成分布電容(Cd)上的電能。此電能由電容容量和電容兩端電壓、轉換時間決定。電容兩端電壓。當輸入電壓上升時,ieq減小,反之則增大;所以Ud幾乎不變。Ud僅和輸出負載有關,而對輸入電壓的上升/下降則不敏感了。這樣在比較寬的輸入電壓范圍內就可以不必按最高輸入電壓情況來選擇功率開關管的耐壓。

3 應用實例
3.1 UCC3802電流型控制器
UCC2802/3802是UNITRODE繼UC3842生產的一種高速、低損耗、高性能的電流型PWM控制器,其引腳方式與UC3842類似。與 UC3842不同的是采用BI-CMOS集成技術,極大地降低了工作損耗;工作頻率也從500kHz提升到1MHz。由于采用了較先進的技術,較 UC3842來說,有些外圍元器件不再需要,如圖3虛線框內所示的元器件。
UCC3802各管腳的功能如下:
1腳 誤差放大器輸出端
用于補償或電壓反饋信號直接接入。此IC已集成了軟起動電路,見圖3左側虛線框內兩電阻和三極管可省略。
2腳 電壓反饋信號輸入端

3腳 電流信號輸入端
與UC3842所不同的是該IC內有100ns前沿屏蔽功能,所以RC濾波器不再需要,另外內部還多了一個過電流比較器,在過電流狀態時能迅速切斷6腳的輸出。UCC3802的電流放大器增益為1.65V/V,UC3842電流放大器增益為3V/V。
4 腳RT/CT端
UCC3802振蕩頻率f=1.5/RTCT,建議RT的范圍是10k至200k,建議CT的范圍是100pF至1000pF。
5 腳接地端
6 腳脈沖輸出端
與UC3842所不同的是采用CMOS作功率放大器,而不是用雙極型三極管,所以在理想情況下不應有過沖和下沖,不再需要肖特基二極管并接在該端與地端。也不需要柵極泄放電阻。
7 腳電源輸入端
與UC3842不同,因采用CMOS結構,輸入電壓不能太高,最高被限制在13.5V,這與UC3842里限制在34V不同。另外,起動電壓是12.5V,關閉電壓是8.4V。
8 腳參考電壓輸出端

帶載能力比UC3842差,最多5mA。
3.2 電源變壓器設計
單端正激式變換器變壓器的設計與反激式不同,與脈沖變壓器設計一樣。
首先,需要確定變壓器最大允許溫升(Tr),這個要求可從模塊電源設計的工作溫度范圍轉換過來。如確定最大工作溫度為+55℃,那么變壓器的最大溫升限制在45℃是相當安全的。
其次,確定開關頻率fs、最大輸出功率、效率等參數。查找磁芯生產廠家的產品數據,在磁芯材質特性一欄,選出在此工作頻率下有較小損耗因子的材質號。根據計算方法及機械尺寸要求選出磁芯形狀和大小。作為一般性的計算有:
(1)初級匝數Np

式中:D――在Ui輸入電壓下的占空比;
Bm――最大磁感應強度(高斯);
Br――剩磁感應強度(高斯);
Ae――磁芯有效截面積(平方厘米);
f――開關頻率(Hz);
Ui――施加在初級繞組上的電壓幅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