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線技術學習初探
4主要技術指標
評價總線的主要技術指標是總線的帶寬(即傳輸速率)、數據位的寬度(位寬)、工作頻率和傳輸數據的可靠性、穩定性等。
4.1帶寬(傳輸速率)、位寬和工作頻率
總線的帶寬指的是單位時間內總線上傳送的數據量,即每鈔傳送MB的最大數據傳輸率。總線的位寬指的是總線能同時傳送的二進制數據的位數,或數據總線的位數,即32位、64位等總線寬度的概念;總線的位寬越寬,數據傳輸速率越大,總線的帶寬就越寬。總線的工作時鐘頻率以MHz為單位,它與傳輸的介質、信號的幅度大小和傳輸距離有關。在同樣硬件條件下,我們采用差分信號傳輸時的頻率常常會比單邊信號高得多,這是因為差分信號的的幅度只有單邊信號的一半而已。
總線的帶寬、位寬和工作頻率,這三者密切相關,它們之間的關系:
4.2傳輸數據的可靠性
可靠性是評定總線最關鍵的參數,沒有可靠性,傳輸的數據都是錯誤的信息,便就失去了總線的實際意義。為了提高總線的可靠性,通常采用的措施有:
采用數據幀發送前發送器對總線進行偵聽,只有偵聽到總線處于空閑狀態下時才可向總線傳送數據幀,這樣避免了不同節點的數據沖突。
采用雙絞線差分信號來傳送數據,以降低單線的電壓升降幅度,減小信號的邊沿產生的高次諧波。
適當的讓數據的邊沿具有一定的斜坡。
增加匹配電阻和電容等來減少總線上信號的發射和平衡總線上的分布電容等。
采用合適的網絡拓撲結構和屏蔽技術等來減少受其他信號的干擾。
還有就是在軟件上通過數字濾波、數據校驗糾錯等措施來提高數據傳輸的可靠性。
5結束語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總線技術的學習和理解也是隨著其技術的不斷發展而不斷更新的過程。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從最基本的原理出發,打好基礎,才能在今后的學習中融會貫通,前仆后繼,更進一步深入該知識點和拓寬知識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