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AN帶來無線移動通信的新機遇和挑戰
業界對于發展C-RAN主要疑慮包括兩個方面:
(1)基帶數字信號傳輸的帶寬和成本問題
與傳統的RAN架構相比,CPRI/Ir/OBRI接口上傳送的基帶數據信號速率是普通Abis/Iub接口傳送的解調后的業務數據信號速率的100倍以上。四載波三扇區的TD-SCDMA基站的基帶數字信號傳輸帶寬需求達到4Gbit/s,而20MHz單載波三扇區TD-LTE基站的基帶數字信號傳輸帶寬需求接近30Gbit/s。如果為節約光纖傳輸資源,RRU采用串聯方式接入到BBU池,總的傳輸帶寬可能達到100 ~1000Gbit/s,無疑給光傳輸網造成很大的壓力。
為降低光傳輸網的數據傳輸負載,一些廠商提出了CPRI/Ir/OBRI接口的數據壓縮方案,包括降采樣率、非線性量化、IQ數據壓縮、子載波壓縮等技術方案,但以上這些技術方案,或增加設備實現的復雜度,或嚴重惡化系統性能,或產生較高的設備成本,幾方面因素無法兼顧。
是否能找到一種方法實現基帶數字信號的完美壓縮將可能影響C-RAN技術的推廣應用。
(2)通用處理器何時真正完美支持實時無線信號處理
通用處理器是C-RAN去電信化的集中表現,從計算能力和成本角度考慮,通用處理器作為軟件化程度最高的處理方式應該成為發展趨勢。與現有DSP處理器相比,通用處理器的操作系統和虛擬化能力也是其優勢所在。
通用處理器在結構和指令上與信號處理器有很大的區別。數字信號處理中存在大量數字累加計算(MACs),傳統信號處理器為適應這種工作模式專門添加了進行單周期乘法操作的專門硬件和MAC指令。通用處理器高速緩存中的數據和指令無法被程序開發者直接控制,而對于信號處理器這些數據和指令對程序開發者是透明的。另外,通用處理器還不具備類似數字信號處理器的零循環控制機制和適用于數字信號處理的特殊尋址機制,程序執行時間也無法準確預測。
如果要將通用處理器應用于實時信號處理,就必須針對處理器的結構和指令作必要的改變。
6 結束語
針對移動通信建網和運維成本的上升、多標準同時運營、移動互聯網帶來網絡負荷沖擊等現階段網絡運營面對的實際問題,從網絡結構入手提出了創新的C-RAN網絡架構,“顛覆性”地改變了移動通信網原有的建設和運營模式,極可能為將來移動通信市場開辟新的發展空間。
我們也需要看到,目前C-RAN技術框架內還有一些技術細節仍待商榷,一些關鍵技術問題仍待攻克。C-RAN在其后繼演進中應積極消化吸收來自設備廠商解決方案的已有技術成果,以期達到最終完善的目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