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iFi及無線遙控技術遠程控制井下鏟運機
3 地下無線網絡
迄今為止,我國礦井多數采用有線通信方式,國外礦井通信方式主要有泄漏、感應、透地、CDMA和WiFi通信等。本文采用WiFi通信進行工作。
3.1 采用“智能接入點+交換機”的礦井移動通信系統
該系統由智能接入點(Intelligent Access Point,IAP)、交換機和電纜等組成,如圖6所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53514.htm
智能接入點是礦山綜合無線局域網絡中無線、有線網絡之間的橋接,由一個無線輸出口和一個有線的網絡接口(802.3接口)構成。如同網絡中的一個無線基站,將網絡終端的所有設備信息聚合到有線的網絡上。網絡交換機在網絡中除了作為分路器功能之外,主要用于數據包的快速轉發,它為數據幀從一個端口到另一個任意端口轉發提供了低延時、低開銷的通路。
智能接入點每隔一定距離2R(無線傳輸的距離)和巷道急轉彎處設置,如圖7所示。
智能接入點跟交換機采用無線通信,在小區各個裝載機可以實現無線直通,或者經過智能接入點進行通信。如果要實現A,B兩臺器械的遠距離無線通信,A可以通過所在區域的智能接入點發出的無線信號經過交換機,再通過光纜傳輸后到達B所在區域的智能接入點,然后將信息傳輸給器械B,從而實現遠距的通信。也可以直接發送信號到地面控制臺,通過地面控制系統來向B發送信號,同樣B也可以通過控制臺向A發送實時信息。在這個通信系統中,任意一個只能接入點發生故障,只是會影響局部通信,但是不會影星總體網絡的通信。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該系統的抗故障能力強,同時,通信通過交換機控制,沒有通信的智能接入點的無線信道未被占用,可供其他用戶使用,線路的利用率高。
該無線網絡架構中主要包括802.11 b/g無線接入點、網絡交換機和通信電纜,工作頻率為2.4 GHz,帶寬達到54 Mb/s,完全可以實現視頻實時傳輸,便于遠程操作人員進行遠距離遙控操作。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可以采用基于802.11n,802.11a的MESH接入點或者其他無線網絡。
3.2 “點對點”通信
車載接收發送單元采用點對點,Ad Hoe技術與智能基站進行數據通信,再通過智能基站與整個網絡建立網絡鏈接,可以實現局域網內無線電通信。因為沒有中心,所有的節點地位都是平等的,組成一個對等式網絡,其中的節點可以隨時加入和離開網絡,任意節點的故障不會影響整個網絡的運行。即使在有線部分損壞的情況下,也可以在地下建立局域通信網絡,這樣方便了地下的通信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
4 結語
通過對計算機技術、無線網絡與無線遙控技術的綜合應用,使得地下遠距離遙控操作成為了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勞動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也保障了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伴隨著計算機硬件技術及無線電技術的不斷更新,網絡帶寬的不斷增加,地下采礦技術會變得更智能化,各種軟硬件系統更為標準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