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FPGA的HDB3編解碼器設計

基于FPGA的HDB3編解碼器設計

作者: 時間:2009-03-17 來源:網絡 收藏
1 引言

(High Density Bipolar三階高密度雙極性)碼是在AMI碼的基礎上改進的一種雙極性歸零碼,它除具有AMI碼功率譜中無直流分量,可進行差錯自檢等優點外,還克服了AMI碼當信息中出現連“0”碼時定時提取困難的缺點,而且碼頻譜能量主要集中在基波頻率以下,占用頻帶較窄,是ITU-TG.703推薦的PCM基群、二次群和三次群的數字傳輸接口碼型,因此碼的編解碼就顯得極為重要了[1]。目前,HDB3碼主要由專用集成電路及相應匹配的外圍中小規模集成芯片來實現,但集成程度不高,特別是位同步提取非常復雜,不易實現。隨著可編程器件的發展,這一難題得到了很好地解決。

本文利用現代EDA方法學和VHDL語言及模塊化的方法,了適合于實現的HDB3編譯碼器的硬件實現方案。不但克服了分立硬件電路帶來的抗干擾差和不易調整等缺陷,而且具有軟件開發周期短,成本低,執行速度高,實時性強,升級方便等特點。

2 HDB3編解碼原理

要了解HDB3碼的編碼規則,首先要知道AMI碼的構成規則,AMI碼就是把單極性脈沖序列中相鄰的“1”碼(即正脈沖)變為極性交替的正、負脈沖。將“0”碼保持不變,把“1”碼變為+1、-1交替的脈沖。如:
NRZ碼:100001000011000011
AMI碼:-10000 +10000-1 +10000-1 +1
HDB3碼是一種AMI碼的改進型,它的編碼原理可簡述為,在消息的二進制代碼序列中:

(1)當連“0”碼的個數不大于3時,HDB3編碼規律與AMI碼相同,即“1”碼變為“+1”、“-1”交替脈沖;

(2)當代碼序列中出現4個連“0”碼或超過4個連“0”碼時,把連“0”段按4個“0”分節,即“0000”,并使第4個“0”碼變為“1”碼,用V脈沖表示。這樣可以消除長連“0”現象。為了便于識別V脈沖,使V脈沖極性與前一個“1”脈沖極性相同。這樣就破壞了AMI碼極性交替的規律,所以V脈沖為破壞脈沖,把V脈沖和前3個連“0”稱為破壞節“000V”;

(3)為了使脈沖序列仍不含直流分量,則必須使相鄰的破壞點V脈沖極性交替;

(4)為了保證前面兩條件成立,必須使相鄰的破壞點之間有奇數個“1”碼。如果原序列中破壞點之間的“1”碼為偶數,則必須補為奇數,即將破壞節中的第一個“0”碼變為“1”,用B脈沖表示。這時破壞節變為“B00V”形式。B脈沖極性與前一“1”脈沖極性相反,而B脈沖極性和V脈沖極性相同。

如:
NRZ碼:100001000011000011

AMI碼:-10000 +10000 -1+10000-1 +1

HDB3碼:-1000 -V +1000 +V -1+1 CB 00 -V +1 -1

雖然HDB3碼的編碼規則比較復雜,但譯碼卻比較簡單。從上述原理看出:每一個破壞符號V總是與前一非0符號同極性(包括B在內)。這就是說,從收到的符號序列中可以容易地找到破壞點V,于是也斷定V符號及其前面的3個符號必是連0符號,從而恢復4個連0碼,再將所有-1變成+1后便得到原消息代碼[2]。

3 編設計

3.1 編碼器設計

由于VHDL不能處理負電平,只能面向“1”、“0”兩種狀態,所以要對它的輸出進行編碼,如表1所示。編碼的實現是根據HDB3編碼原理把二進制碼編碼成兩路單極性的碼字輸出,之后經過單雙變換模塊形成HDB3碼。在編碼過程中,要經過連0檢測、破壞節判斷、破壞節間“1”的個數判斷、調整“1”的符號輸出等步驟,編碼部分可分為4個模塊,編碼流程如圖1所示[3]。



圖1編碼流程圖

在進行HDB3編碼器的設計時,需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1) 考慮將某些“0”改為“1”

用一個四位移位寄存器來對輸入的序列進行檢測,當檢測到4個連“0”時,將其第四個“0”改為“1”。再設置一個T觸發器來檢測兩個相鄰的破壞節之間“1”的個數,若T觸發器為“0”則說明兩個相鄰的破壞節之間“1”的個數為偶數,需要將第2個破壞節的第一個“0”置“1”,若T觸發器為“1”,則說明兩個相鄰的破壞節之間“1”的個數為奇數,第2個破壞節的第一個“0”不變。

(2) 正、負號的考慮

除了破壞節的V即“1”的符號與它前面最近的“1”的符號相同外,其他的“1”的符號都是正、負交替的。所以再設置一個T觸發器,當它檢測到“1”時就使DATA1翻轉。當然,這樣就不可避免地使破壞節的V的符號也出現翻轉,為了防止它的翻轉,用一個三位移位寄存器來跟蹤V碼,以保證V碼的符號不變(與它前面最近的“1”的符號相同)。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