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采用CPLD/FPGA的VHDL語言電路優化原理設計

采用CPLD/FPGA的VHDL語言電路優化原理設計

作者: 時間:2010-03-29 來源:網絡 收藏

(Very High Speed Integrated Circuit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是IEEE工業標準硬件描述,是隨著可編程邏輯器件(PLD)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它是一種面向、多層次的硬件描述,是集行為描述、RTL描述、門級描述功能為一體的,并已成為描述、驗證和數字系統中最重要的標準語言之一。由于在語法和風格上類似于高級編程語言,可讀性好,描述能力強,方法靈活,可移植性強,因此它已成為廣大EDA工程師的首選。目前,使用語言進行CPLD/FPGA設計開發,Altera和Lattice已經在開發軟件方面提供了基于本公司芯片的強大開發工具。但由于VHDL設計是行為級設計,所帶來的問題是設計者的設計思想與結構相脫節,而且其在設計思路和編程風格等方面也存在差異,這些差異會對系統綜合后的整體性能產生重要的影響。

在VHDL語言設計當中,問題主要包括面積和速度優化。面積優化是指CPLD/FPGA的資源利用率優化,即用盡可能少的片內資源實現更多電路功能;速度優化是指設計系統滿足一定的速度要求,即用更多的片內資源換取更快的處理速度,常用于視頻信號采集系統和通信系統之中。面積優化和速度優化通常是一對矛盾,一般情況下,速度指標是首要的,在滿足速度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實現面積優化。因此,本文結合在設計超聲探傷數據采集卡過程中的CPLD編程經驗,提出串行設計、防止不必要鎖存器的產生、使用狀態機簡化電路描述、資源共享,利用E2PROM芯片節省片內資源等方法對VHDL電路進行優化。

1VHDL電路優化設計的方法

優化設計是可編成邏輯設計的精華所在,如何節省所占用的面積、如何提高設計的性能是可編成邏輯設計的核心,這兩點往往也成為一個設計甚至項目成敗的關鍵因素。下面結合超聲探傷數據采集卡設計過程中,并基于Altera公司的EPM7192 CPLD芯片的編程經歷來論述VHDL電路的優化方法。

1.1串行設計代替并行設計

串行設計是指把原來單個時鐘周期內完成的并行操作的邏輯功能分割出來,提取相同的功能單元,在時間上分時復用這些功能單元,在滿足系統速度要求的前提下,用多個時鐘周期來完成單個時鐘周期即可完成的功能。

根據項目的要求,超聲探傷數據采集卡要有5個模擬通道,每隔125μs就會采集到330個點。如果等5個超聲通道采樣結束后再進行數據處理和傳輸,幾乎是不可能滿足該超聲探傷系統的實時性要求,而且數據量也遠遠超過ARM板上總線接口的傳輸速率2 MB/s。對于這么高的實時性要求,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在CPLD內部進行數據壓縮,即邊采集邊壓縮,以滿足系統使用的ARM板的總線速率要求。經過系統評估,每個超聲通道只需保留一個最大值即可滿足系統的性能要求。在這里,通過在三個8位數A,B,C中找出最大值的例子來說明串行設計方法的優勢,代碼如下所示。


程序一是用并行方法設計,而程序二是串行方法設計。從表1的實驗數據可見,串行方法以后,電路的優化效果比較明顯。優化前,程序一需要消耗38個宏單元(Micro Cell),一個時鐘周期即可完成找最大值操作;優化后,實現相同的邏輯功能程序二僅需要12個宏單元,但需要3個時鐘周期才能完成一次運算,優化率達68.4%。值得注意的是,此方法是以速度換取資源的方法,只適用于對速度要求不高的系統。

DIY機械鍵盤相關社區:機械鍵盤DIY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