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設計應用是信息化的主題
當前正在進行的信息革命以集成電路和軟件為基礎,以計算機和通信網絡為先導,并由現代高技術群體的迅速增長及其強有力地相互作用所支撐。我們之所以說它是以集成電路和軟件為基礎,是基于到現在為止,幾乎所有信息化裝備的核心部件都是集成電路,所運行的程序都是軟件,其中集成電路是具有復雜結構的有形實體,軟件是確實存在著的然而是無形的邏輯關系,集成電路是軟件得以運行的載體,軟件是集成電路功能的表象。集成電路與軟件的有機結合和互動發展造就了信息產品的基本結構,形成了人類大腦得以延伸的技術和產業基礎。
在全世界,集成電路制造業經過40多年的高速發展,現已步入比較成熟的階段,沒有工廠的集成電路公司(Fabless)大量涌現,不僅標志著集成電路加工工藝走向成熟,而且也使整個集成電路產業跨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近兩年來,在《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的若干政策》及其相關措施引導下,我國大陸地區集成電路制造業的投資額已經超過過去30年累計投資的總和,在世界集成電路產品銷售額下降33%的2001年里,中國大陸地區集成電路需求額仍然增長了29.2%,產品銷售額也有所增加,芯片制造技術跨入了世界主流技術領域;當前正在建設和籌劃中的集成電路制造業新的投資大約又是一個前30年的總和。它們預示著今后幾年我國大陸地區集成電路產業的年增長率必將超過30%,是世界集成電路產業平均增長率的兩倍以上。與此同時,我國集成電路設計和軟件產業的發展也是十分迅速的,企業數量在近一、兩年有可能翻上一番,從業人員和設計水平都將躍上一個新的臺階。所有這些都將增強中國信息化的產業基礎,推進中華民族的信息化進程。
應用是信息化過程中的主要課題
在信息化基礎產業發展到比較成熟的時期,信息產品的應用開發就成了信息化的關鍵,在任何一次技術進步中,技術成果應用所創造的價值一定遠遠大于開發這種技術所消耗的價值,這是一切技術進步得以實現的內在動力。
在討論信息產品應用于我國信息化過程中的時候,我們不會忽視信息產品比其他產品具有更深刻的文化內涵,大量舶來信息產品的涌入,必對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造成巨大沖擊。
面對這些問題,我們當然需要有一個清醒的頭腦和戰略性的思路。忽視信息化基本技術開發和基礎產業建設,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是十分危險的;不作具體分析,過分追求在基礎產品方面的高期望值,對于一個地方來說也是不符合實際的。然而全面展開信息技術和信息化基礎產品的應用開發,加快各個領域的信息化進程,對于我們這樣一個工業化的任務還沒有最后完成,信息化的歷史使命已來臨的國家,卻是所有地區、所有民族,乃至全世界所有炎黃子孫都應當承擔的歷史責任。只有把加速實現信息化和最后完成工業化的使命結合起來,“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中華民族才能迎頭趕上世界進步的潮流;按部就班的追蹤,簡單的模式翻版,都是沒有出路的。面對這樣的形勢,作為信息技術和產品應用尖兵的集成電路設計和軟件產業,現在無論發展得多么迅速都不能稱之為過分,中華民族必須在信息化過程中實現跨越式發展才能得到翻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