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 3.0實測評鑒與報告:快速領略問題癥結與解決方案

問題分析四:USB 3.0兼容性測試時最常遇到的問題之一,韌體不兼容造成藍屏(BOSD,Blue Screen of Death)狀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35497.htm在了解整個問題肇因前,我們得先知道在作USB 3.0測試時,必須手動開啟「Driver Verifier」此指令,目的為讓這個指令去監視所有gold tree上裝置的運作狀態,這也是協會規范所指定的動作之一。再者,我們在作USB 3.0兼容性測試時,只要出現藍屏(BSOD)便會判定為測試失敗。根據上述,這個階段的問題肇因即是發生在當待測物裝置在某廠商芯片組的USB 3.0筆記本電腦上時,接著我們再作整個gold tree的兼容性測試時,會不定時的發生藍屏狀況。為了解決此問題,我們發現在開啟Driver Verifier后會有一個預設旗標值(flags),其默認值為「0x7F」,這會讓USB裝置上的driver與系統controller driver產生沖突情形,因此造成藍屏的現象。而根據與USB協會及AMD討論出來的解決方式,即是把旗標職從「0x7F」改成「0x9ab」,藍屏問題集獲得改善。
一般來說,獲得越多環境資源的driver理當能正常運作,因此建構這個最低需求環境的Driver Verifier指令,為的就是讓gold tree上所有的device 及controller driver最嚴苛的環境之下,還能夠正常的運作。相反地,如果driver在這個環境條件下測試會造成藍屏,就代表這個裝置不符合規范;能通過這個最低資源、環境條件的測試,才能確保各產品兼容的完整性。

問題分享五:選配的電纜質量也很重要,會間接影響USB影、音輸出質量。
我們在作USB 3.0向后兼容測試(backwards test)時,必須全面檢測gold tree上的所有裝置的兼容性,例如耳機、鼠標、網絡攝影機或打印機等等。在測試時,我們一樣透過Driver Verifier的動作來讓系統運作條件與鏈接環境保持在最低限度,并藉此觀察gold tree上所有裝置的運作情況。在此發現幾項audio與video質量問題,例如耳機發生明顯的音頻噪音、網絡攝影機發生明顯的影像延遲或視頻噪聲。而這些裝置在軟、硬件測試方面皆沒有發生問題,卻在作全面兼容性時發生問題,因此我們把目光聚焦在cable上。也就是說,不論是測試和一般用途的USB 3.0 cable,質量的良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選配低質量的USB 3.0 cable,會導致錯誤率提高,造成數據傳輸性能下降、傳輸的時間不穩定等等狀況。因此,cable的質量會影響影音傳輸,不同廠商的cable也會有不同的結果,如果cable的帶寬被耗盡,就會有噪音出現進而影響質量。
綜合上述,我們這次的目標雖然是在探討USB 3.0驗證的其中幾個關鍵議題,但我們也可從中發現,USB 3.0與USB 2.0除了在傳輸速度有所不同外,在許多的技術深度上也比USB2.0更進階。也就是說,相關USB廠商在開發USB 3.0裝置時,不能僅秉持過往USB 2.0的技術思維,必須透過更深入的研究、技術資源與精力投入,才能找出關鍵的技術升級模式和相關問題解決方案,才能讓市面上所有的USB產品達到兼容性的理想目標。市面上USB產品與應用越來越普及,百佳泰除了有一系列的USB測試方案外,也針對這些驗證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肇因作出規劃性的報告,提供相關廠商問題偵錯與肇因的協尋與技術支持。本文章就是謹以專業實驗室角度,勾勒出幾項我們發現的重點項目與大家分享,讓大家一起為提升USB 3.0效能表現有個溝通合作的平臺,提供USB廠商在研發設計產品時,一個質量保障的參考與技術咨詢。如有任何關于USB 3.0認證、測試或技術支持等疑問,歡迎徑洽百佳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