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等離子電視上演“三強爭霸”

等離子電視上演“三強爭霸”

——
作者: 時間:2006-06-10 來源:中國電子報 收藏
隨著松下、三星SDI、LG等廠商紛紛宣布加大等離子面板的生產投入,等離子的前途再次成為業界關注的熱點。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公司調查數據表明,松下、LG和三星為代表的等離子強勢陣營在今年前四個月都表現出快速增長跡象。

   市場分析專家指出,這些集面板生產到整機配備于一身的企業,在與其他只生產面板或者只進行整機配備廠商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其他整機廠商應該迅速完善產業鏈,而不該對等離子市場抱觀望、保守甚至敵對的態度。

   內企看淡外企漸成霸主之氣

   市場反饋證明,松下、三星、LG等離子近期發展增速明顯,根據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公司調查數據表明:2006年4月,松下等離子電 視以17.3%的市場占有率繼續領跑市場,LG以9.0%的市場占有率成為快速成長軍團的代表,而三星在保持高達133的品牌價格指數的同時, 依舊以3.5%的市場占有率進入了前10名。

   顯而易見,松下、三星、LG等企業在今年都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在與其他企業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逐漸形成霸主之氣。

   采訪中,三星產品營銷經理李明旭將三星等離子的成功歸功于三星繼續走高端路線:用高端產品滿足高端用戶的需求。國家高清標準出臺后,將加大高清等離子電視的生產力度,從各個方面滿足高端用戶的需要,從而打造、提升三星的品牌價值。

   不過上海松下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田孝齊則表示:“ 松下等離子取得領跑的主要原因是始終提供給消費者最好的質量,比如在電路設計方面,松下采用的就是較好的電路?!?BR>
   而記者在前不久對國內企業采訪時,大家紛紛表示對等離子不是很感興趣,基本都把精力集中在液晶市場。即便碰到感興趣的企業,也大都停留在對等離子關注的層面。

   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公司市場總監彭煜同時認為,等離子市場不同于液晶市場,目前松下、三星等企業依舊在以“貴族”身份出現,而國內企業對等離子市場關注不夠也是導致等離子市場向外企一邊倒的原因之一。

   面板擴產三強獲得優先配貨權

   近期,松下、三星SDI、LG等廠商相繼發表聲明將加大等離子面板生產。上游面板廠商紛紛選擇擴產,對整機廠商特別是“一脈相承”的松下、三星、LG整機企業將帶來什么影響呢?

   田孝齊告訴記者:“松下面板擴產后,松下整機廠商將享受到優先配貨。不過僅停留在這個層面而已,并不會享受到價格、服務上的 優惠。”

   李明旭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三星面板廠商負責全球市場的供貨,而作為三星整機廠商會積極將面板使用信息,如面板存在的缺陷反饋給面板廠商,這就是三星整機廠商享受到的最大好處。”

  可以理解,出于大集團利益的考慮,在出價相同的情況下,松下、 三星SDI、LG等面板廠商會優先將面板貨源提供給的松下、三星、LG 的整機生產企業。

   即便如此,我們還是有這樣的困惑:如果松下面板廠商只能提供 1000臺面板,而松下整機廠商就需要1000臺,根據優先原則,松下整 機廠商將享受這1000臺面板的使用權,而其他廠商只有轉向其他面板廠商尋求貨源或加價購買面板,這一方面會貽誤其他廠商整機出廠的 時間,另一方面也帶給其他廠商高額的投入。

   對此彭煜認為:“市場競爭是透明的,面板競爭也一樣。其他整機廠商會多渠道獲得面板的來源,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面板貨源短缺的情況,更不會出現貽誤整機出廠時機的情況?!?BR>
   高端定位等離子利潤流向三強

   等離子市場這個被國內廠商“遺棄”的市場,完全成了國外廠商自娛自樂的平臺。中怡康統計數據表明,2006年4月進入等離子彩電零售量份額前10名的國內企業不多,而且排名基本靠后。

   同樣的市場,同樣存在可觀的利潤,為什么出現等離子向洋品牌一邊倒的狀況呢?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專家分析指出,等離子面板成本較高,同時等離子面板的貨源沒有液晶面板豐富,此外,即便國內企業能夠支付高額的面板費用,也存在拿不到貨的尷尬。這些因素導致其他整機廠商投資等離子的風險加大。所以國內整機廠商都不愿意涉足等離子生產,利潤自然流向了松下、三星、LG等強勢品牌的手中。

   他同時指出,從目前情況來看,國內整機廠商只有加大和上游面板廠商的合作,通過長期合作,以實現共贏的局面。此外,有條件的廠商可以聯合起來,涉足面板生產,總之,完善產業鏈是企業獲得長遠發展的必備條件。

   彭煜也表示,松下、三星、LG成功的關鍵除品質保證和不計較短期的得與失外,和他們堅信等離子大屏導向、加大高清等離子投入、看好等離子市場前景分不開。這些企業的共同特點是主打高端,在保持高價位的同時,力保高品質,這點和國內企業有所不同。因此,國內整機企業要獲得長遠發展,應該盡量完善產業鏈,同時拋開非理性的價格競爭,進行價值競爭。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