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內核之爭升級 三大嵌入式領域比拼新技術
雖然ARM 嵌入式應用市場經理耿立鋒公布的另一份調查問卷結果不太相同,但都可以看出:在MCU領域,各種架構與內核依然具有各自的優勢與市場。其中特別值得關注的 是,借助英特爾ATOM系列和威盛的Nano產品,X86架構處理器也開始向低功耗的市場發起沖擊,在本次MCU!MCU!大會的IPC/人機界面分論壇 上,威盛、昭營、華北工控等X86陣營企業也都帶來了微型化嵌入式平臺相關產品和技術,X86架構產品的計算能力具有優勢,克服功耗問題后將成為嵌入式領 域的一匹黑馬。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26139.htm不過,無論是基于ARM、MIPS、X86或其它內核,在大會中大家都提到了一個共識:嵌入式開發方式正在演變,生態環境的建設成為決勝關鍵。其中架構細 節正日漸變得不再重要,匯編級編程比重也會下降,最低層優化需針對具體芯片;而開發環境變得更重要,芯片公司的服務也越來越關鍵。
多屏互動技術引航智能家居時代
2011年被稱為智能元年,各智能產品都呈高倍數增長。除了智能手機、智能電視以外,智能化也延伸到冰箱、空調、洗衣機等家電產品中,智能家電已成為大勢 所趨。亞研信息咨詢研究經理崔晶表示:“智能時代到來,廠商不再是終端產品的制造者,而是軟硬件的結合體,單一專業性廠商的出路將越來越窄,綜合性家電廠 商才有出路。云端服務和物聯網服務也是廠商未來競爭的重點所在。”
TCL作為家電行業的領軍者,該集團工業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朱昌昌在本次會議上以智能電視為例,與聽眾探討了智能家電的發展方向。朱昌昌表示,中國的智能電 視將在2015年超過傳統電視,占市場份額的54%。智能電視還將促進人機交互技術的發展,包括人臉識別技術、手勢控制等。朱昌昌還提出了一個“多屏互 動”的概念,即電視、手機、電腦以及平板電腦之間的信息互動,“目前通訊協議還不能兼容,沒有統一的標準,包括Samsung、LG、TCL等公司都有推 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用戶體驗也還有待改進,這是未來的一大趨勢。”

針對智能家電領域,芯唐電子科技(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羅至圣介紹了Nano100/Nano120產品的無線應用技術,其具備高速雙向通信、標準化命令、 空中更新程序功能、防干擾機制、一對多控制等特性。可應用在智能電視遙控器、空中鼠標、無線麥克風、無線游戲機等領域。未來的家電除了更加智能以外,節能 環保也是一個重要趨勢。富士通市場部經理彭濤則針對節能家電應用提出了太陽能逆變方案以及太陽能充電方案。
微型化是嵌入式計算平臺的必然趨勢
近年來,由于無線網絡、智能家電、汽車以及醫療等電子行業的發展,嵌入式電腦也在各領域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X86架構一直在嵌入式計算機中扮演著最 重要的角色。在現有X86架構的嵌入式平臺中,以英特爾的ATOM系列、AMD的Geode LX系列以及威盛的Nano系列產品三分天下。
威盛中國區業務總監王勝指出微型化是嵌入式計算平臺的必然趨勢:“微型化除了尺寸的微型化,還包括功耗和污染的微型化,它需要開發商綜合掌握和運用超低功 耗處理器技術、高集成的系統和顯示等核心芯片技術、多層電路板設計和散熱技術、電源管理和核心軟件設計技術等方能實現。”
瞻營全電子則發表了最新一代專為自動化、機械控制、機器人產業而研發之高集成SoC處理器Vortex86 SoC。瞻營全電子副總經理邱英禎表示保證該產品十年供貨周期。
華北工控作為嵌入式電腦行業領軍,同時也是X86架構的擁躉,其資深技術專家王青國在演講時介紹了基于X86架構嵌入式電腦的市場現狀:“2010年 X86架構的嵌入式市場比2009年的X86架構的嵌入式市場增長了10%,充分說明了X86架構的嵌入式市場前景在持續快速增長中。”
電機行業面臨效能提升轉折點
隨著“智能環保”、“節能低碳”等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電機行業也到了必須提升效率的轉折點,從而對電機控制及驅動要求的精度也越來越高。TI張萬凌針對旋轉電機提出了更智能、更安全、更綠色的解決方案。
華南理工大學楊向宇教授在演講中介紹了稀土永磁電機及其驅動控制系統。稀土永磁電機的運行原理雖與電勵磁同步電動機相同,但它以永磁體替代勵磁繞組勵磁, 具有結構簡單,運行可靠;體積小,質量輕;損耗小,效率高;電機的形狀和尺寸靈活多樣等顯著優點。不僅可以部分替代傳統的電勵磁電機,還可以實現電勵磁電 機難以達到的高性能。
雖然稀土永磁電機是一種全新技術,但其市場還處于培育之中,推廣應用面臨不少困難:一是社會認知度不高,大多數用戶對該技術不了解;二是標準規范滯后。楊 向宇表示,目前在國防、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等領域中,稀土永磁電機與電力電子技術和微電子控制技術相結合制造出各種性能優異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已逐步替 代一些傳統的電勵磁電機。
浙江大學電機及其控制研究所副所長陳陽生教授則與在會聽眾交流了交流伺服驅動技術及其發展趨勢。該技術可應用于工業、軍事等領域,具備高效率、力矩大、功率因素高等特點,但相對價格也比較昂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