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芯沒有高性能瓶頸升性能不靠半導體工藝
——
歷軍:國際上主流的處理器有幾類,一類就是POWER,我們現在是POWER5,同樣還有PA-RISC,都是運行在不同的UINX系統,屬于三個廠商不同的處理器,又采用的是不同的這三個廠商自己的UINX系統,這里面就存在我剛才講的成本的問題,還有服務難度的問題,有諸多的缺點。像基于龍芯3號的小型機,可能的差別就是我們曙光不會開發自己的UINX系統。因為在目前現實的情況看,這種封閉的操作系統并不是一個整個技術發展的主流,包括咱們國家都在推動LINUX的發展,像LINUX這樣的產品、這樣的操作系統是非常好的一個選擇。
歷軍:當然我們現在市場對LINUX的接受度還應該提高,當然到08年,通過幾年的時間,我們市場和用戶隨著對LINUX的了解進一步加強,各方面的技術包括使用習慣的改變,使得我們在那個時候推出的小型機所采用的LINUX系統,能夠達到跟當時同類小型機水平,甚至超過,這都完全有可能的。
主持人:服務器的處理器主要是看的高性能,現在龍芯系列會不會出現高性能的瓶頸?
歷軍:至少從我了解的情況看,不太可能。我們叫做龍芯3號的處理器,是專門為服務器來設計的,甚至未來會有多核的情況發生,所以性能的瓶頸不是一個最主要的問題。
主持人:我們知道現在龍芯正在進行逐步的產業化,并且這個產業化正在一步一步落實,現在關鍵的問題是整個大陸在芯片制造能力方面的薄弱已經越來越凸現了,而且我們芯片都是由代工廠來生產,但他們的工藝材料和技術都始終落后英特爾這樣的公司,高性能服務器使用龍芯的話,是否會難以達到領先的水準?
歷軍:這個問題比較容易回答,雖然我們國內的芯片的制造廠工藝不是全球最先進的,我們從龍芯現在發展的角度看,我們現在沒有必要采用全球最先進的芯片技術,而我們更強調的是體系結構等方面的創新,當然這方面我是外行了,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請我們龍芯芯片的設計師胡偉武博士給大家做介紹,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我們龍芯未來發展的思路并不是靠半導體工藝提升帶來它的性能提升,我們更多希望多核的技術,在芯片的設計方面體系結構方面的創新來提高他的性能,而不是不斷改變它的線寬和頻率,我們走的是另外一條路。
歷軍:而實踐證明,前面一段時間我們一位追求工作頻率的提升帶來的開銷是相當大的,既然現在技術發展潮流已經轉變到了我們需要從體系結構和多核技術方面提高性能的時機,龍芯在目前正好迎合了這樣一個時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