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消費IC市場將突破千億元
——
從PC向消費電子輻射
我國消費IC占全球市場32.1%
在2004年的全球半導體銷售額中,消費類產品占領了過半的市場,數碼相機、MP3、閃存盤、攝像頭等數字消費類電子產品市場迅猛發展,拉動閃存芯片的需求急劇增長。同時,廣泛應用在數碼相機、VoIP電話、音響設備、DVR、機頂盒等數碼產品中的高性能DSP在2004年也有較快增長。特別是,應用在消費領域的MCU、電源管理芯片以及各類ASIC芯片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中國作為全球消費電子產品最主要的制造基地,消費類產品對集成電路的需求同樣在市場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目前包括彩電、空調、DVD在內的眾多家電產品在國內的生產規模已經位居全球第一。同時,MP3、數碼相機等眾多新興數碼產品也開始大量在中國生產。
在這一趨勢的帶動下,中國消費電子產品市場對集成電路的需求規模日益擴大。根據賽迪顧問的數據,2004年中國消費電子類集成電路銷量達137.0億片,銷售額首次超過800億元,達到811.5億元,與2003年的118.6億片和608.6億元相比其增長率分別達到15.5%和33.3%。2004年中國消費電子類集成電路市場占全球份額已達32.1%,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消費類集成電路市場。
從目前國內消費類集成電路市場的增長動力來看,主要來自數字消費類產品的拉動。2004年,數字消費類產品用集成電路的市場銷售額為338.2億元,與2003年相比增長率高達40.1%,其中主要得益于數碼相機產量的超高速增長。
三大因素帶動
我國消費類IC穩定增長
從未來發展來看,中國消費電子類集成電路市場將在諸多有利因素的帶動下繼續保持穩定快速發展的勢頭,這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整機產品制造市場潛力巨大
由于國內需求旺盛和出口市場平穩增長,未來幾年中國消費電子整機產品制造業仍將保持迅猛發展的勢頭。據預計,未來幾年,中國消費電子產品市場將持續保持20%以上的年均增長率,從而將有力帶動中國消費電子類集成電路市場的增長。
一方面,隨著中國成為未來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產品市場之一,這一趨勢將吸引更多制造商以中國為生產基地,從而憑借更貼近消費需求來實現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帶動中國消費電子整機制造業的進一步發展;另一方面,在較為明顯的成本優勢的吸引下,將有更多的外國消費電子企業在中國投資設廠,同時,中國本土消費電子產品自身也具有更強的價格競爭優勢,從而刺激出口市場的快速增長,成為帶動中國消費電子整機制造業發展的另一重要因素。
2.整機產品結構升級趨勢強勁
從近幾年中國消費電子整機制造的發展來看,產品結構升級趨勢明顯:一方面,DVD、數碼相機等新型數字消費電子產品所占比重不斷增加;另一方面,同一類整機產品中高端產品所占比重也不斷提升。
因此,未來幾年,隨著更多制造商從生產基本的消費電子產品轉向生產更高端的數字產品,如電視制造商大量轉向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相機制造商轉向具有高分辨率的數碼相機,MP3、DVD等數字消費電子產品制造商則將轉向下一代產品。
3.數字電視發展空間誘人
雖然2004年中國數字電視市場的發展不如預期,但數字電視仍然是未來幾年中國消費電子領域最具潛力的市場,只是時間問題。而這一整機市場的高速發展無疑將大大促進數字電視專用集成電路、高性能MCU、嵌入式CPU、MPEG及存儲芯片等市場的新一輪增長。
基于這一市場,未來幾年,機頂盒類集成電路市場將成為主要受益者。作為模擬向數字信號過渡的產品,機頂盒在相當長時間內將是未來數字電視的主導。據了解,我國現有模擬彩電的擁有量為2.3億臺,如果15年過渡期內要完成模擬向數字的轉變,年平均需求將在1500萬臺左右。與此同時,中國市場對數字電視一體機類集成電路需求的全面啟動將滯后于機頂盒市場2年-3年左右的時間。
根據以上因素對市場的影響,預計2005年中國消費電子類集成電路市場規模將首次突破1000億元,達到1008億元,同比增長24.3%。2006年到2009年,市場還將以33.3%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發展。
評論